
(1).以幅巾裹頭。謂不加冠冕。《後漢書·趙咨傳》:“太尉 楊賜 特辟,使飾巾出入,請與講議。” 李賢 注:“飾巾,以幅巾為首飾,不加冠冕。”
(2).謂不冠帶,隱居賦閑。 漢 蔡邕 《陳太丘碑》:“大将軍 何公 、司徒 袁公 前後招辟……先生( 陳寔 )曰:‘絶望已久,飾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後漢書·陳寔傳》:“大将軍 何進 、司徒 袁隗 遣人敦 寔 ,欲特表以不次之位。 寔 乃謝使者曰:‘ 寔 久絶人事,飾巾待終而已。’”
(3).婉詞。指死亡。上古人死時不冠而裹巾。見《儀禮·士喪禮》。 清 趙翼 《挽唐再可》詩:“方當享大耋,光景日正午。何期遽飾巾,霞飛倏羽化。”
“飾巾”一詞在古代文獻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以幅巾裹頭,不加冠冕
隱居不仕
死亡的婉辭
該詞既可指具體裝束,又引申為隱逸狀态,并發展為委婉表達死亡的典故,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上解釋綜合了《後漢書》《儀禮》等典籍及碑文用例。
飾巾是指一種用于裝飾頭部或頸部的布制品。它通常由輕薄的材質制成,可以用來增添服裝的美感,或者保暖、遮陽等功能。
根據《新華字典》,飾巾的拆分部首是“巾”,拆分筆畫為6畫。
“飾巾”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寫作“飾巾”,意思和現代寫法相同。
在古代,飾巾的漢字寫作“飾巾”。古漢語中,“飾”意為裝飾,“巾”則指布制的頭巾。
1. 她戴上一條精美的飾巾,整個人看起來更加優雅。
2. 他用飾巾遮住了脖子,以防止受到寒風的侵襲。
1. 飾品:用于裝飾身體或衣物的小物件。
2. 巾帼:表示女子的意味。
3. 巾帼英雄:指女子中具有英雄氣概和卓越成就的人物。
絲巾、披巾、圍巾、領巾
裹巾、圍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