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望望的意思、望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望望的解釋

(1).瞻望貌;依戀貌。《禮記·問喪》:“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鄭玄 注:“望望,瞻顧之貌也。” 南朝 齊 謝朓 《懷古人》詩:“望望忽超遠,何由見所思?” 唐 董思恭 《感懷》詩:“望望情何極,浪浪淚空泫。” 宋 王安石 《舟還江南阻風有懷伯兄》詩:“平臯望望欲何嚮,薄宦嗟嗟空此行。”

(2).失望貌;掃興貌。《孟子·公孫丑上》:“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朱熹 集注:“望望,去而不顧之貌。” 唐 唐彥謙 《感物》詩之一:“豈無魚鼈交,望望為所憎。”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公﹞以其愛畫之心,而為愛才之舉,則天下必不緻有遺才,如此圖中望望而去也。” 茅盾 《在公園裡》:“到池邊去張一眼,‘呀,沒有魚的!’終于踏遍了園裡的每一條路,就望望然走了的,是我們的真正老牌國貨的小市民。”

(3).急切盼望貌。 唐 杜甫 《洗兵馬》詩:“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處處催春種。” 宋 梅堯臣 《寄李獻甫》詩:“望望當速來,止琴視孤鴻。”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趙屏山》:“望望吟幐逐去蓬,歸程千裡雪初融。”

(4).猶看看。 明 湯顯祖 《紫箫記·就婚》:“俺從不到這樓上, 李十郎 一時未來,且同郡主樓上望望。”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于是她擡起頭來,望望寂靜的樹林,望望雙門緊閉的古廟,慢慢地站起身來。”

(5).指探望。《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閒着無事,去望望 郭鐵筆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望望”作為疊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綜合權威詞典和文獻資料,主要包含以下義項:

  1. 瞻望或依戀
    指向遠處張望或帶有留戀的姿态,如《孟子》中“望望然去之”描述人離開時頻頻回望的場景。

  2. 失望或掃興
    表達失落情緒,如《聊齋志異》用“望望然而去”刻畫角色因失望而離開的狀态。

  3. 急切盼望
    強調迫切期待,常見于古漢語,如“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李白詩)。

  4. 觀察或探望
    表示查看或拜訪,如臧克家詩句“站在船頭望望江上的洪濤”,以及“求一寸幸運,織一尺快樂”中的遠隔探望意象。

  5. 特定指代
    在特殊語境中指代具體事物,如金華電台經濟台主持人“望望”的别稱。


補充說明
單字“望”本義為遠眺(《說文解字》),引申出期望、聲望等含義。疊用後語義更側重動作的持續性或情感強度。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精确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望望的意思

「望望」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動詞,意思是眺望或看望。它可以表示觀察某個事物或遠處的景象,也可以指向去探望某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望望」的部首是「月」,筆畫數為9。具體來說,「月」是其左邊的部首。

來源

「望望」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最早出現在《莊子·德充符》一篇文章中,用來表示遠眺或仰望。

繁體字

「望望」的繁體字為「朢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望望」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字義和用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登高山,可以望望遠方的美景。

2. 我打算明天去醫院望望朋友,看看他的病情如何。

組詞

以下是一些與「望望」相關的組詞:

1. 望遠鏡

2. 望樓

3. 望聞問切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觀望、遠眺、瞻仰

反義詞:閉目、不顧、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