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束三條篾的意思、肚束三條篾的詳細解釋
肚束三條篾的解釋
勒緊腰帶。比喻忍饑安貧。語出《五燈會元·石頭遷禅師法嗣·藥山維俨禅師》:“子之所得,可謂協於心體,布於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條篾束取肚皮,隨處往山去。” 宋 王廷珪 《劉時舉主簿相聚月馀賦詩為别》:“且将肚束三條篾,敢望腰纏十萬錢。”
網絡擴展解釋
“肚束三條篾”是一個源自佛教禅宗典籍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意思:用三條竹篾(細竹片)束緊腹部。
- 比喻義:指勒緊腰帶,忍受饑餓,安于清貧的生活狀态。
二、出處與背景
- 語出宋代禅宗典籍《五燈會元·藥山維俨禅師》,原文為:“将三條篾束取肚皮,隨處住山去。”
- 禅師以此告誡修行者應摒棄物質欲望,以簡樸之心專注修行。
三、用法與延伸
- 語境:多用于形容安貧樂道、甘守清苦的精神境界,常見于佛教或文學作品中。
- 近義表達:如“箪食瓢飲”“粗茶淡飯”等,但更強調主動約束欲望的修行态度。
四、常見誤解
-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誤将其解釋為“形容腰細”,實為對字面義的曲解,需結合禅宗語境理解。
該成語通過具象的“束腹”動作,傳遞出克制物欲、追求精神超脫的哲理,是漢語中體現傳統修心文化的典型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肚束三條篾是指一種古代的漢字,它的意思是用來束縛或系住腹部的一種篾帶。
拆分部首和筆畫:肚束三條篾的拆分部首是“⺼”(肉),它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肚束三條篾的字形由“⺼”(肉)組成,表示它與人的腹部有關。篾(miè)是指一種細而堅韌的竹皮或藤條,多用于制作器物或捆綁物品。
繁體:肚束三條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肚束三條篾」。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肚束三條篾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保持了現代漢字的形态。
例句:他用肚束三條篾将行李捆綁好。
組詞:肚肉、束縛、三、條帶、篾繩。
近義詞:腹籠、肚籠。
反義詞:自由、松散。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