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配命的意思、配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配命的解釋

配合天命。《詩·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鄭玄 箋:“常言當配天命而行。” 朱熹 集傳:“使其所行,無不合於天理。”一說,天所給予之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配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順應天命"。該詞由"配"(配合、匹配)和"命"(天命、命運)構成,最早見于先秦典籍:

一、宗教哲學層面 《詩經·大雅·文王》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據《十三經注疏》解釋,此處的"配命"指君王的德行與天命相契合。東漢鄭玄箋注強調"常言當配天命而行",即強調天人感應的宗教觀。

二、倫理實踐層面 《孟子·公孫丑上》引《詩》後闡釋:"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将"配命"轉化為道德命題。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引申為"修德行仁,則天命在我",賦予其道德主體性内涵。

三、語言學發展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配合天命",注明其古代用法多與政治倫理相關。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在學術讨論和曆史文獻研究中,日常口語已罕用。

四、詞義演變 從甲骨文"配"字象酒器相配,到金文引申為婚配、匹配,最終在先秦形成抽象哲學概念。這一演變軌迹在《說文解字注》中有詳細考據,印證了漢字形義關系的文化積澱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配命”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天命”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配命”指配合天命或符合天理,強調人的行為與天道法則相契合。該詞最早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中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為長久遵循天命行事,方能自求福澤。

二、經典注解

  1. 鄭玄箋注
    認為“配命”是“當配天命而行”,即人的行為應當主動配合天命規律。
  2. 朱熹集傳
    解釋為“使其所行,無不合于天理”,側重行為與自然法則的一緻性。
  3. 另一說
    部分文獻提出“天所給予之命”,将“配命”理解為被賦予的天命本身。

三、現代引申

在當代語境中,“配”字衍生出更多實用含義(如分配、調配、匹配等),但“配命”作為古語仍保留原義。需注意區分古代哲學概念與現代常用動詞用法的差異。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解讀經典文獻或讨論儒家天命觀,如《文王》篇體現的“以德配天”思想。現代文學創作中偶見引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提示:若需查看完整古籍原文或不同注疏版本,可參考《詩經》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羅頒賜程子赤山詞嚴義正錯臂隄塍法筵飛霞骠撫念绠套關知顧寵歸橐黑單黑祥賀賴鶴毛闳傑紅潤畫地作獄徽望騞分饑戹金藏雲聚斂無厭來儀浪穹惏刻利名客硫酸謾神鳗絲盟會邈想命幹陌刀木槌千張日哺汝穴風三老師兵師令守神水岸屬寓台柱子貪慕天祚調唇弄舌土酒脫煞菟絲象棊小倒骁彍小損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