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骨瀝髓的意思、捶骨瀝髓的詳細解釋
捶骨瀝髓的解釋
同“ 敲骨吸髓 ”。喻殘酷搜括民財。 唐 陸贽 《論長吏以增戶加稅辟田為課績》:“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瀝髓,隳家取財,苟媚聚斂之司,以為仕進之路。”
詞語分解
- 捶的解釋 捶 í 敲打:捶衣。捶鼓。捶打。捶拓。捶撻。捶楚(古代的杖刑)。捶胸頓足。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髓的解釋 髓 ǐ 骨頭的空腔中像膠狀的東西:骨髓。精髓(喻精華)。 像骨髓的東西:脊髓。腦髓。延髓(後腦的一部分)。 植物莖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細胞組成。 筆畫數:; 部首: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捶骨瀝髓”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uí gǔ lì suǐ,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該成語字面意為敲碎骨頭、瀝取骨髓,比喻極端殘酷地剝削或搜刮民財,與“敲骨吸髓”同義。多用于描述統治者或權勢者通過苛捐雜稅等手段壓榨百姓,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
出處與背景
- 文獻來源:出自唐代陸贽《論長吏以增戶加稅辟田為課績》:“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瀝髓,隳家取財,苟媚聚斂之司,以為仕進之路。”
- 曆史語境:古代官吏為追求政績,通過增加賦稅、掠奪民財的手段晉升,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剝削現象。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
- 成語結構:聯合式,四字結構,感情色彩為貶義。
近義詞
例句
- 古代:某些朝代末期,官吏捶骨瀝髓的剝削導緻民不聊生。
- 現代:某些企業通過克扣工資、延長工時,簡直是捶骨瀝髓的壓榨。
“捶骨瀝髓”生動刻畫了剝削的殘酷性,其曆史根源和現代引申含義均強調對資源或財富的極端掠奪。如需更詳細分析,可參考唐代文獻或相關曆史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捶骨瀝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