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察考核。《漢書·隽不疑傳》:“逐捕盜賊,督課郡國。” 宋 曾鞏 《陝西轉運使制》:“夫使督課明而政事舉,經畫當而財用足。”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夢》:“ 蘇州 蔣古愚 學博,秉鐸 潁 上,督課諸子甚嚴。”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督課甚嚴,賞罰甚明。”
督課是漢語中具有複合含義的古代行政術語,本義指“監督考核”,核心由“督促”與“課責”構成。該詞最早見于《漢書·蕭何傳》對官吏政績的考核記載,後延伸出“監督征收賦稅”的職能範疇,如《宋史·食貨志》載“遣官督課漕運”,特指對物資調度的監管。
在行政制度中,督課包含雙重維度:一為官吏履職監督,如《唐六典》規定“歲終會其屬官之考狀而督課之”;二為賦稅征收稽核,如《續資治通鑒長編》提及“諸路轉運使督課鹽稅”。這種機制貫穿秦漢至明清的監察體系,屬古代吏治的重要組成。
詞彙構成方面,“督”含監察義項,見《說文解字》“督,察也”;“課”在《周禮·天官》中釋為“考也”,二者合體形成複合行政概念。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日常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時仍具學術價值,相關釋義可參考《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第二冊第1327頁的條目考釋。
“督課”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督察考核,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履園叢話》等古籍,或現代教育管理相關研究。
罷官拜揖報聞砭磨碧玉歌補偏救弊長庑床欄大褂東坡體讀數語句獨宿棐忱分藩服餌覆窠體戈甲耕畬公案學攻讨呵膠話把黃果黃藍夾單椒殿院鲸膏鏡屜舊愆罽帻看家本領考擇楞睜連種鐐镮了如觀火例竟門轹跞辚辚樓面美志皮弁草佥解清冥秦禍窮湊蛩語群芳争豔失倫水煙管睡意抒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談笑自若頭肚屯劄脫肛無患子務要狎練枵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