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開拓,擴展。 漢 班固 《白6*虎通·崩薨》:“槨之為言廓,所以開廓辟土,無令迫棺也。” 宋 曾鞏 《與王介甫第一書》:“ 歐公 更欲足下少開廓其文,勿用造語及模拟前人,請相度示及。”《解放日報》1942.3.27:“反轉來,在三三制行的當中,可以開廓眼界,啟發思想。”
(2).開朗闊大。《三國志·魏志·管辂傳》“ 劉邠 取印囊及山雞毛著器中,使筮”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辂别傳》:“ 輅 於此為論八卦之道及爻象之精,大論開廓,衆化相連。”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又南數步,至山巔,曠蕩開廓,千裡目中,秋容蒼然,羣山齒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生四十月能書》:“筆意開廓,有成人之量。”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開廓漢語 快速查詢。
“開廓”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開拓擴展
指通過行動或思想上的努力,擴大範圍或領域。例如:
開朗闊大
形容空間、視野或心胸的開闊寬廣。例如:
該詞在古籍中常見,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多保留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與“開闊”相近,但更強調主動的擴展過程(如提及“開廓辟土”)。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白虎通》《歸潛志》等典籍。
開廓(kāi ku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開”和“廓”兩個字組成。
“開”字的部首是“開”,筆畫數為4。
“廓”字的部首是“廣”,筆畫數為8。
“開廓”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具有“開闊、遼闊”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開”字保持不變,而“廓”字寫作“闊”。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開”字而言,早期的寫法是“㞢”。
而對于“廓”字,早期的寫法中常常将“廣”字放置在“口”字上方,表示“廣闊無邊的地方”。
他站在山頂,遠眺着無邊開廓的大草原。
開闊、開放、開拓、開辟、開展
遼闊、寬闊、廣袤、浩瀚、廣大
狹窄、狹小、狹隘、狹長、狹窄不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