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録的意思、課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録的解釋

謂征收賦稅。録,征收賦稅的簿冊。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宋均令虎渡江》:“今數為民害者,咎在貪殘居職使然,而反逐捕,非政之本也。壞檻穽,勿復課録,退貪殘,進忠良。” 王利器 校注:“《範書》作‘其務退姦貪,思進忠善,可一去檻穽,除削課制。’”按,《範書》,指《後漢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課録”一詞在中文中有兩種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一、教學/學習場景下的含義(現代常見用法) 指記錄學習内容或教學經驗的筆記本。

二、古代賦稅場景下的含義(曆史文獻用法)
指征收賦稅或相關簿冊。

辨析建議
現代使用多指第一種含義,第二種屬于曆史專有用語。若在古籍中遇到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與賦稅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課録的意思

《課録》(kè lù)是一個由漢字組成的詞彙,它的意思是“記錄課堂講義或講座内容”的專門本子或書籍。在現代漢語中,“課”代表課程或講座,“録”代表記載或錄音。因此,《課録》可以理解為記錄課堂講座的書籍或材料。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課録》的首字部首是“讠”(讠)和“金”(钅),分别來自于字“言”和字“錢”。根據這個信息,我們可以知道《課録》與言辭或口述、以及金錢有一定的關聯。

根據部首的不同,我們可以用8畫寫出“課”,而用16畫寫出“録”。課的筆畫順序為橫、豎、豎、撇、捺;録的筆畫順序為豎、橫、鈎、彎、撇、捺、提。

詞源和傳承

《課録》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在古代,老師會記錄課堂講座的要點,然後整理成書籍或手稿供學生使用。這些記錄的書籍就稱為《課録》。

隨着時間的推移,《課録》一詞也被用來表示現代教育領域的書籍或筆記。它不僅涵蓋了教學内容,還包括學生的筆記和思考。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課録的書寫形式為《課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課録的書寫形式稍有不同。課的寫法為“課”,録的寫法為“録”。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寫法中,“課”和“録”的結構更簡單,但總體意義與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1. 我的《課録》裡有許多重要的筆記。

2. 我在學校買了一本新的《課録》。

3. 他的《課録》内容詳實,是學習的好材料。

組詞

課程、講義、筆記、教材、學習。

近義詞

講義、筆記、教材、記錄。

反義詞

漏記、不記、遺忘、忘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