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官的意思、抵官的詳細解釋
抵官的解釋
到職。《續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十二年》:“時南北音問隔絶,兵食俱乏, 闕 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卻之。”
詞語分解
- 抵的解釋 抵 ǐ 擋,拒,用力對撐着:抵擋。抵制。抵抗。抵賴。 頂撞,沖突,矛盾:抵觸。 代替,相當,頂替:抵押。抵償。抵充。抵還(俷 )。 到達:抵京。抵臨。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官的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于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抵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到職,即官員到達任職地點并開始履行職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官員抵達任所并正式就職。例如《續資治通鑒》中記載:“闕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卻之”,意為某官員到職十天後遭遇敵寇,但成功抵禦。
2.語境與用法
- 曆史文獻:該詞多用于古代史書或公文中,描述官員赴任的場景。例如:“時南北音問隔絶,兵食俱乏”(《續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十二年》),展現了官員到職時的複雜背景。
- 現代適用性: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文言文研究或曆史文獻解讀。
3.相關擴展
- 近義詞:到任、赴任、就職(但“抵官”更強調“抵達”的動作)。
- 反義詞:離任、卸職。
4.權威來源參考
- 滬江線上詞典、高權威性釋義(、)等均一緻解釋為“到職”,并引用元代文獻佐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制度或相關曆史背景,可查閱《續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抵官: 這個詞通常指一個人不服從、抗拒或者違反官方的權威或規定。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抵"的部首是手,它包含6個筆畫。"官"的部首是宀,它包含它包含3個筆畫。
來源: "抵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是指個人或團體抵抗或違抗官方權威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是對于政策、法紀或者規章制度的不服從。
繁體: 在繁體字中, "抵"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而"官"的寫法為 "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 "抵"和"官"的形态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例句: "他因為抵官行為而被罰款。"
組詞: 與"抵官"有關的組詞包括 "抵抗"、"抵制"、"抵觸"。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 "違抗"、"違背"、"違反"。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 "服從"、"順從"、"遵守"。
希望這些簡短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記得,如果您有其他問題,隨時都可以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