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峻的意思、凝峻的詳細解釋
凝峻的解釋
莊重嚴峻。《晉書·傅玄傳論》:“ 長虞 風格凝峻,弗墜家聲。”《南史·儒林傳·陸慶》:“王謂 榮 曰:‘觀 陸慶 風神凝峻,殆不可測。’”《唐大诏令集·宋璟兼黃門監蘇颋平章事制》:“﹝ 宋璟 ﹞宇量凝峻,執心勁直。” 明 李東陽 《謝公神道碑》:“為龍為山,志行道施。有澤在人,風采凝峻。”
詞語分解
- 凝的解釋 凝 í 氣體變為液體或液體變為固體:凝結。凝固。凝凍。凝集。凝脂。凝滞。 聚集,集中:凝聚。凝重(恘 )。凝神(聚精會神)。凝思。凝眸。凝睇(注視)。凝練。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峻的解釋 峻 ù 山高而陡:高峻。險峻。峻峭。峻拔。 高大:峻德。峻節。 嚴厲苛刻:峻刻。峻厲。嚴峻。嚴刑峻法。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凝峻”為漢語合成詞,其含義可從構成語素及典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凝”指凝結、聚集,《說文解字》釋為“冰堅也”,引申為精神專注或氣質莊重;“峻”本義為山高陡峭,《玉篇》載“峻,高也”,後衍生出嚴肅、嚴厲之意。二字組合後,“凝峻”多用于形容人神态莊重肅穆或事物氣勢威嚴凝重,如《資治通鑒》注疏中“其容凝峻”即描述人物儀态之莊嚴。
二、構成特征解析
- 凝:含靜态集聚意象,常見于“凝神”“凝思”等詞
- 峻:含垂直高度意象,常見于“峻峭”“嚴峻”等詞
組合後形成兼具靜态厚重感與垂直威嚴感的複合意象,多用于文學語境中的人物描寫或場景刻畫。
三、典籍參考
該詞可見于《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第3冊第1124頁,具體釋義引《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相關條目作注。在《全唐詩》卷四百五載有“凝峻含真氣”的詩句,印證其作為文學用語的傳承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
“凝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莊重嚴峻,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氣質、風度或文章、言辭的風格。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 凝:指凝聚、集中,引申為沉穩、專注;
- 峻:原指山勢高聳險峻,引申為嚴肅、剛直。
兩者結合後,“凝峻”形容人或事物具有莊重、嚴肅、不可輕易動搖的特質。
2.引證與用法
- 人物氣質:多用于描述曆史人物的風骨。
- 如《晉書》稱傅玄之子傅鹹“風格凝峻,弗墜家聲”;
- 《南史》中陸慶的“風神凝峻”被贊為“不可測”。
- 文章風格:也可比喻文章或言辭的雄偉嚴肅,如“凝峻的文風”。
3.使用場景
- 人物描寫:適合形容威嚴的領導者、學者等,如“他神色凝峻,不怒自威”。
- 文學評價:用于點評内容深沉、結構嚴謹的作品,如“這篇論文觀點凝峻,邏輯嚴密”。
- 自然景觀:偶見引申形容山勢險峻,但此用法較少見。
4.注意區分
- 與“冷峻”差異:“冷峻”側重冷硬嚴厲,而“凝峻”更強調莊重與内在的堅定。
- 現代使用: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口語中較少出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晉書》《南史》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馬氐百萬八闼蹩腳裁使參圖操鉛超短裙趣董道隅點金乏術頂子地統鬥目俄羅斯二竪放蔑鳳跸供銷社怪行貨歸移何繇讙露回圓交誼舞解舫鏡中鸾倔頭誇謾掠頭龍窩緑舌杗廇每下愈況南路徐洴湧翹首引領锲核青膀奇珍異寶區析榮椽三人行,必有我師善信申奏時價谥名手紮衰困水利碩果累累松邱蒐慝亭童退行誣飾無宰鶱鶱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