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骨沥髓的意思、捶骨沥髓的详细解释
捶骨沥髓的解释
同“ 敲骨吸髓 ”。喻残酷搜括民财。 唐 陆贽 《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词语分解
- 捶的解释 捶 í 敲打:捶衣。捶鼓。捶打。捶拓。捶挞。捶楚(古代的杖刑)。捶胸顿足。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髓的解释 髓 ǐ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髓。精髓(喻精华)。 像骨髓的东西:脊髓。脑髓。延髓(后脑的一部分)。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笔画数:; 部首: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捶骨沥髓”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uí gǔ lì suǐ,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解释
该成语字面意为敲碎骨头、沥取骨髓,比喻极端残酷地剥削或搜刮民财,与“敲骨吸髓”同义。多用于描述统治者或权势者通过苛捐杂税等手段压榨百姓,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出处与背景
- 文献来源:出自唐代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 历史语境:古代官吏为追求政绩,通过增加赋税、掠夺民财的手段晋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剥削现象。
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
- 成语结构:联合式,四字结构,感情色彩为贬义。
近义词
例句
- 古代:某些朝代末期,官吏捶骨沥髓的剥削导致民不聊生。
- 现代:某些企业通过克扣工资、延长工时,简直是捶骨沥髓的压榨。
“捶骨沥髓”生动刻画了剥削的残酷性,其历史根源和现代引申含义均强调对资源或财富的极端掠夺。如需更详细分析,可参考唐代文献或相关历史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捶骨沥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