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蚊煙 ”。即蚊香。 宋 周密 《武林舊事·作坊》:“熟藥圓散,生藥飲片……蚊煙,都民驕惰,凡買賣之物,多與作坊行販已成之物,轉求什一之利。” 清 顧祿 《清嘉錄·辟瘟丹蚊煙》:“又謂五日午時,燒蚊煙,能令夏夜無蚊蚋之擾。”又引《昆新合志》:“五日,燒蒼術、白芷、辟瘟丹并蚊煙,以袪毒蟲。”參見“ 蚊香 ”。
見“ 蚊煙 ”。
“蚊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地區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解釋:
蚊香的别稱
最常見的解釋為“蚊煙”即蚊香,主要用于驅趕蚊蟲。該詞在《武林舊事》《清嘉錄》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如宋代周密描述其為端午節驅蚊的常用物品。
燃燒生煙驅蚊的方式
在敦煌等地區,“蚊煙”指通過點燃麥草、柴草等産生濃煙驅趕蚊蟲的行為。這種方法常用于田間或院落,通過壓滅明火使煙霧持續彌漫,達到驅蚊效果。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記載與現代民俗,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清嘉錄》等來源。
蚊煙是指用來驅趕蚊蟲的煙霧。它通常是由木材或草本植物燃燒時産生的煙霧。蚊煙中的煙霧含有一定的草本或植物精油成分,具有驅趕蚊蟲的作用。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蚊煙的拆分部首為蟲和火,其中蟲是表示昆蟲的意思,火是表示火燒的意思。通過火燒昆蟲,即可以理解為蚊煙的含義。蚊煙的拆分部首沒有複雜的筆畫構造。
蚊煙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古時候,人們使用蚊煙來驅趕蚊蟲。當時的蚊煙制作方式并沒有現代化的煙霧裝置,而是通過燃燒樹枝、棉花和草本植物來産生煙霧,從而達到驅蚊的目的。
在繁體字中,蚊煙的字形稍有不同。其繁體字為「蟲煙」,其中「蟲」表示昆蟲,「煙」表示煙霧。總體來說,繁體字與簡體字的意思和拆分部首并無差異。
古時候,蚊煙的漢字寫法也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蚊煙的寫法是「蚊菸」。其中「菸」表示煙霧,與現代的煙霧符號「煙」有所不同。
這是一些關于蚊煙的例句:
1. 夏天來臨,我們開始點蚊煙來保護自己免受蚊蟲叮咬。
2. 污染治理大隊在村莊周邊點燃蚊煙,以減少蚊蟲的滋生。
3. 在戶外活動時,使用蚊煙是一種方便有效的驅蟲方法。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詞語:
組詞:蚊蟲、蚊帳、蚊香
近義詞:驅蚊煙
反義詞:引蚊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