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出發點的意思、出發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出發點的解釋

(1) [starting point;springboard]∶起點

(2) [focus of attention;object in mind]∶最主要的動機或着眼點

詳細解釋

旅程的起點。常用以比喻考慮問題的基點。 毛6*6*《整頓黨的作風》:“每一個黨員,每一種局部工作,每一項言論或行動,都必須以全黨利益為出發點,絕對不許可違反這個原則。” 老舍 《四世同堂》三四:“對 瑞宣 、 金三爺 和 四大媽 的照應與服侍,他很感激。可是,他的思想卻沒以感激他們為出發點,而想怎樣酬答他們。” 魏巍 《東方》第二部第九章:“我在考慮他寫這封信的出發點是什麼。”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出發點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出發點"在漢語中是一個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詳細解釋:

  1. 最基礎的字面含義:行程的起始地

    • 指一段旅程、行程或行動開始的地方、位置或時間點。
    • 示例: “這次旅行的出發點是北京。” “會議的出發時間是明天早上八點。”(此處“出發點”可理解為開始的時間點)。
    • 來源依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著的權威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出發”的解釋包含“離開原來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而“點”在此處可指具體的地點或時間點。因此,“出發點”最直接的含義就是行程的起始地或起始時刻。
  2. 核心的引申含義:思想或行為的根本動機、目的

    • 指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或采取行動時最根本的動機、原因、目的或立足點。這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且最重要的含義。
    • 示例: “我們制定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保障人民的利益。” “批評他人時,出發點應該是善意的幫助,而不是惡意攻擊。”
    •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将“出發點”釋義為“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動機或目的”。這反映了該詞從具體的空間/時間起點引申為抽象的動機、目的起點的語言演變規律。大型語文辭書《漢語大詞典》也收錄了此義項,将其解釋為“比喻事物的動機或着眼點”。
  3. 引申含義的擴展:考慮問題的基本角度或立場

    • 由“根本動機或目的”進一步引申,指觀察、分析、判斷事物時所依據的基本立場、角度或前提。
    • 示例: “從環保的出發點來看,這個項目需要重新評估。” “兩位學者争論的出發點不同,因此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 來源依據: 此含義是核心引申義“動機、目的”的自然延伸,強調思考或行動的根基和視角。在語言實際運用和學術讨論中,此用法非常普遍,體現了“出發點”作為思維活動起點的特性。

“出發點”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其本義指具體的行程或行動的起始地點或時間。而其更核心、更常用的含義則是引申義,指思想、言論、行為或政策等最根本的動機、目的、原因或立足點、基本立場。理解一個行為或觀點的“出發點”,就是探究其最原始的意圖和根基所在。

網絡擴展解釋

“出發點”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常見用法如下:

  1. 字面意義:旅程的起點
    指行程開始的具體地點。例如:“這次自駕遊的出發點是上海,終點是拉薩。”

  2. 抽象概念:思想或行動的動機
    強調行為、觀點背後的原因或目的。例如:“制定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此時與“動機”“初衷”相近,但更側重初始意圖)

  3. 邏輯或理論的根基
    在學術讨論中,可指論證的基礎或前提。例如:“他的哲學體系以人性本善為出發點。”

與其他近義詞的區别

用法提示
在表達抽象含義時,常搭配“以……為出發點”“從……的出發點來看”等結構。例如:“從環保的出發點考慮,我們應減少塑料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哀惜媕淺阿罔拔虎須幫源洞暴敵暴溢觱發賓旅城寺儲説獨着翻卦奉申賀敬分守要津佛老伏地聖人負郭田給犒海底撈月酣歡好便似講筵矯舌節整集錄九華糾枝俊潔據圖刎首具足戒看成空空洞洞狂濤巨浪跨所拉大片樂阕藜莠鸾音沒襃彈妙書民詞旁囊翩翾飄風七孔鍼齊竦戚誼熱洛河榮膺食妖淑穆絲篁素華套裙微驗文道五色诏孝思不匮笑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