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虎須的意思、拔虎須的詳細解釋
拔虎須的解釋
比喻魯莽、冒險的行為。《水浒傳》第十一回:“潑賊,殺不盡的強徒,将俺行李那裡去!灑家正要捉你,這廝們,倒來拔虎鬚。”
詞語分解
- 拔的解釋 拔 á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樹、建築物等高聳在地面上)。
專業解析
"拔虎須"是一個漢語慣用語,其核心含義指故意去招惹或觸犯強大、危險的人物或勢力,比喻自不量力、冒險行事或主動挑釁強敵。
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 字面意思: 用手去拔老虎的胡須。老虎是兇猛的野獸,胡須是其敏感部位,拔虎須的行為極其危險,極易激怒老虎,招緻緻命攻擊。
- 比喻義: 比喻主動去觸犯強者、權威者或危險的事物,做極其冒險、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的事情。常帶有不自量力、膽大妄為、故意挑釁的意味。
-
引申含義與用法:
- 冒險行為: 強調行為的危險性極高,如同在老虎嘴邊拔毛。
- 主動挑釁: 通常指不是被動卷入,而是明知對方強大危險,卻主動去招惹。
- 自取滅亡: 常暗示這種行為很可能導緻失敗、災禍或毀滅性的後果。
- 感情色彩: 多為貶義,用于批評、警告或描述魯莽、愚蠢的行為。有時也可在特定語境下(如文學作品中)帶有一點形容膽量過人的意味,但核心仍是強調其危險性。
-
使用場景:
- 常用于警告他人不要輕舉妄動,招惹不該惹的人或勢力。例如:“他勢力那麼大,你去告發他,這不是拔虎須嗎?”
- 用于描述或評價某人魯莽、不計後果的行為。例如:“他竟敢在公開場合頂撞老闆,真是拔虎須。”
- 在文學、戲劇、評書等作品中,形容英雄人物挑戰強大反派的驚險情節。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對“拔虎須”有明确收錄,釋義為“比喻觸犯強者或做冒險的事”。該詞典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漢語語文詞典之一。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未單獨收錄“拔虎須”詞條,但在相關詞條(如“虎須”)或釋義中體現了其含義。該詞典是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規範化的權威工具書。來源:商務印書館。
- 《漢語慣用語詞典》:此類專門收錄慣用語的詞典通常會詳細解釋“拔虎須”的來源、比喻義和用法。來源:各類漢語慣用語詞典(如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等版本)。
“拔虎須”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漢語慣用語,源自對危險行為的直觀比喻。它深刻揭示了觸犯強權或挑戰巨大風險的本質——如同在猛虎颔下拔取胡須,其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理解這個詞語,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認識魯莽冒險行為的後果,并在實際生活中告誡自己或他人要審時度勢,避免“拔虎須”之舉。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和文獻資料,“拔虎須”作為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使用特點: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指從老虎嘴邊拔取胡須,比喻行為極其危險或極具挑戰性。
-
核心比喻
- 正面角度:形容勇敢果決地應對困難,如提到“果斷堅決地解決問題”;
- 負面角度:指魯莽冒險的行為,如《水浒傳》中林沖斥責強徒“倒來拔虎須”。
二、語境差異
場景 |
含義 |
例句 |
褒義 |
不畏艱險 |
台灣媒體報道監察院“打老虎拔虎須” |
貶義 |
自找危險 |
民間稱詐賭手法為“拔虎須” |
三、語言結構
- 拼音:bá hǔ xū
- 詞性:動詞性成語
- 近義詞:捋虎須、撩虎須、虎口拔牙
- 反義詞:明哲保身、知難而退
四、使用建議
- 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褒貶,如形容正面行動時可強調“智勇兼備”,避免單純理解為莽撞;
- 注意現代漢語中已衍生出“挑戰權威”的引申義,例如媒體報道中常用“拔虎須”形容對抗腐敗勢力。
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水浒傳》原文及查字典網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昂首伸眉百子保氏霸王風月辨卑邊危标準台摻撾顫多梭禅院車腳尺蘖馳突沖鬥酬賓崔崪當實單戀點化地關蠹葉方響飛枊憤起扶抱幅面甘酒鼛鼛隔牆人公攤酣谑函軸闳肅貨寳夥計假貸矯旨開單厲翼木構擗析僻執青缥青曾瓊林棄損求人軥輖守貞瑣陳瑣話焘覆頽慌挖掘機械王社違和烏克蘭瑕績顯選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