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的意思、九華的詳細解釋
九華的解釋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舊稱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蓮花,故改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序:“ 青陽縣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數十丈。上有九峰如蓮花……予乃削其舊號,加以 九華 之目。” 宋 陸遊 《入蜀記》卷三:“ 九華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歲宮 、 回香閣 和古拜經台等古刹名勝,與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稱 中國 佛教四大名山。參見“ 九子山 ”。
(2).宮殿名。 後趙 石虎 建。《拾遺記·晉時事》附 南朝 梁 蕭绮 錄:“ 石虎 席卷西京,崇麗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儀,内修 三英 、 九華 之號。” 齊治平 注:“ 九華 ,宮名。”《清一統志》:“ 後趙 石虎 建,以三三為位,故謂之 九華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晉 陶潛 《九日閑居》詩序:“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2).花朵繁茂。喻婦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儀同松滋公拓跋競夫人尉遲氏墓志銘》:“标梅三實,無闕其時;夭桃九華,能修其政。”
詞語分解
- 九的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華的解釋 華 (華) á 美麗而有光彩的:華麗。華豔。華彩。華貴。華章。華表(亦稱“桓表”)。華蓋。 精英:精華。含英咀(?)華。 開花:華而不實。春華秋實。 繁盛:繁華。榮華富貴。 奢侈:浮華。奢華。 指中國
網絡擴展解釋
“九華”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釋義:
一、山名(主要含義)
指九華山,位于安徽省青陽縣,原名“九子山”。唐代詩人李白因其九峰形似蓮花,将其更名為“九華山”。此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并列),主峰天台峰有化城寺、百歲宮等著名古刹。
二、宮殿名
後趙皇帝石虎曾建宮殿名為“九華”,以三三為位命名,象征繁複華麗。
三、其他引申義
- 菊花别稱
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閑居》中以“九華”代指重陽節的菊花,如“空服九華,寄懷于言”。
- 喻指婦德昭彰
古文獻中借花朵繁茂之态比喻女性德行,如北周庾信在墓志銘中以此贊頌女性美德。
四、地理與文化的關聯
九華山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是佛教文化聖地,其地質特征(如第四紀泥礫沉積物)在學術界也有研究。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古籍如《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及《入蜀記》。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華(jiǔ huá)這個詞是指中國湖北省衡山的九華山,也是佛教名山之一。這座山因其美麗的景色、悠久的曆史和嶽麓書院的存在而聞名于世。
拆分部首和筆畫:
- 九(jiǔ):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一”和“口”,總共有二畫。
- 華(huá):包含“十”和“二”兩個部首,總共有四畫。
來源:
九華山在中國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視為修行和參禅的聖地。九華一詞首次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佛教文獻中,以描述這座山的神奇和靈感。
繁體字:
九華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九華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九華山的名字可以用更古老的漢字書寫。其中的“華”字常常被寫作「華」,而“山”字的形狀稍有不同,寫作「山」。
例句:
1. 我計劃下個月去九華山旅行。
2. 九華山的風景非常壯觀。
組詞:
- 九華山(jiǔ huá shān):指九華山這座名山。
- 華山(huá shān):指陝西省華山,中國五嶽之一。
近義詞:
- 衡山(héng shān):位于湖南省衡陽市的一座著名山峰。
反義詞:
- 平原(píng yuán):形容地勢平坦、沒有山峰或丘陵的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