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素花 ”。白色的花。《楚辭·九歌·少司命》:“緑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 南朝 梁簡文帝 《詠栀子花》:“素華徧可憙,的的半臨池。”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素華春漠漠,丹實夏煌煌。” 明 徐渭 《送明教往上海》詩:“繁林積素花,羣山映簷瓦。”
白色的光華。 清 金農 《十五夜對月有懷淮上舊遊》詩:“素華先夕浄雲霾,忽到尊前分外佳。”
“素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本義
指“白色的花”,常見于古典文學。例如《楚辭·九歌·少司命》中“緑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南朝梁簡文帝《詠栀子花》中“素華徧可憙,的的半臨池”等,均以“素華”形容潔白的花朵。
引申義
部分文獻擴展為“白色的光華”,如月光或雪色,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古典詩詞中的意象
古人常用“素華”營造清雅意境,如白居易《題郡中荔枝詩》中“素華春漠漠”,以白花象征春日的素淨之美。
人名的寓意
作為名字時,“素”象征純潔、樸素,“華”代表光彩或才華,組合後寓意“純潔善良且光彩照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楚辭》或唐代詩詞選注。
《素華》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原本普通而又美麗的樣子。它通常用來形容自然之美、藝術品或人的品質等方面的東西。
《素華》這個詞可以從它的部首和筆畫進行拆分。它的部首是“⺣”(糸部),同時它由8個筆畫組成。
《素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它最早見于唐代詩人白居易所著的《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中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句詩以“江花”和“江水”來形容杭州的美景,而“江花”和“江水”被形容為素華,即原本普通而又美麗的樣子。
《素華》的繁體字是「素華」。
在古代,漢字《素華》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通常仍然是由同樣的部首和筆畫構成。
1. 這幅畫展現了大自然的素華,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2. 她的美麗并不需要過多的裝飾,她自身就是一道素華。
3. 這座藝術品以它的純真和自然之美展示了素華的魅力。
組詞:素雅、華麗、素淨、華美、華麗、美華、華貴。
近義詞:美麗、秀麗、悅目、清麗。
反義詞:丑陋、粗糙、寒酸、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