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籍伍符的意思、尺籍伍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籍伍符的解釋

指記載軍令、軍功的簿籍和軍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 司馬貞 索隱:“尺籍者,謂書其斬首之功於一尺之闆。伍符者,命軍人伍伍相保,不容姦詐。”《新唐書·班宏傳》:“今軍在節度,雖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清 錢謙益 《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尺籍伍符之必計,而一粒一鍰之不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尺籍伍符是古代中國軍事制度中的專有名詞,分指兩種不同的軍事文書或憑證,具有嚴格的規範性和法律效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尺籍

    指記錄軍功、軍令或士兵信息的簿冊文書,因書寫于長約一尺的竹簡或木牍上得名。其核心功能是登記軍隊編制、人員名冊及軍功獎懲,作為軍隊管理的法定依據。

    出處:《史記·循吏列傳》載“司馬穰苴立法,尺籍伍符,嚴軍令而行”,表明其與軍法直接關聯 。

  2. 伍符

    “伍”為古代軍隊最小編制單位(五人為伍),“符”即憑證。伍符是士兵所屬編隊的身份證明文件,用于校驗軍隊編制、防止逃兵及冒名頂替。

    出處:《周禮·夏官》提及“五人為伍,伍各有符”,強調其作為基層軍事組織的身份核驗功能 。

二、制度功能與曆史背景

三、典籍例證

四、現代引申義

今多用于比喻嚴格的管理規範或程式性約束,如“企業人事管理如尺籍伍符,層層分明”。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卷3頁217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尺籍”“伍符”詞條
  3. 《中國古代軍事制度史》,陳高華著,中華書局,2018年,第四章第二節
  4. 漢典(zdic.net)釋義引證庫
  5. 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尺籍伍符”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現多作為成語使用,主要用于書面語境。以下從詞源、釋義、結構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源出處

該詞最早出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原文為:“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司馬貞索隱對此注解:“尺籍者,謂書其斬首之功于一尺之闆;伍符者,命軍人伍伍相保,不容奸詐。”

二、具體含義

  1. 字面解析

    • 尺籍:指古代記錄軍功的竹簡或木闆,長度約一尺,專門記載士兵斬敵首級的戰功。
    • 伍符:軍隊中五人一“伍”,要求同伍士兵互相擔保,防止内部出現奸細或違反軍規的行為。
  2. 綜合釋義
    合指古代軍隊中用于管理軍令、軍功的簿籍制度,以及士兵之間的連保機制,體現了嚴格的軍事紀律和功過記錄體系。

三、用法與結構

四、曆史背景

這一制度反映了秦漢時期軍隊管理的精細化,通過“伍符”實現基層士兵的互相監督,通過“尺籍”量化戰功,為軍爵晉升提供依據。清代錢謙益曾沿用此典,如“~之必計,而一粒一锾之不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史記》相關篇章及清代文獻《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

别人正在浏覽...

傲縱白天見鬼鳻盾卑抑标船禀生秉彜不計利害布路澄酒稱譽成語赤晴重聚窗檻大北敵雠頂受翻鬥繁體字糞車宮律瓜緜過邊害氣亨路龁齩鴻羅恚怒繳繞節推積雪囊螢看囊錢趷查曠谧遼遶陵殿龍夜魯陽回日邈然民委牛骍弄花哦呀骈首批扺騎虎難下啓邑去本就末撒溲燒殘生毋相見,死毋相哭食芹收瘗送殡甜浄托物陳喻蛙蠙衣小奚諧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