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邪氣;有害之氣。《漢書·食貨志上》:“予甚悼之,害氣将究矣。”《後漢書·馬援傳》:“惟 援 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寒漠,南度江海,觸冒害氣,僵死軍事。”《新唐書·狄仁傑傳》:“政不行,則害氣作;害氣作,則蟲螟生,水旱起矣。”《雲笈七籤》卷十九:“三合之歲,陰陽隔并,感天動地,害氣流行。”
(2).方言。生氣。 韓起祥 《劉巧團圓》:“ 趙老漢 害氣的說:‘不論長短,搶回來再說。’”
“害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本義:指邪氣或對人體、環境有害的氣體。例如:
引申義:在傳統觀念中,與自然現象關聯。如《新唐書》記載“害氣作,則蟲螟生,水旱起”,将災害歸因于邪氣積聚。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具體使用區域或古代文獻例證,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史書原文,或方言研究資料。
《害氣》是一個常用的詞語,主要表示某人或某事給人帶來厭煩、惱怒、不快的情緒或影響。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态度或者某個事件引發的負面情緒。
《害氣》可以按照它的拆分部首來進行解析。它的偏旁部首是宀(寶蓋頭部),其餘部分則是其它與氣有關的字形。根據部首字典,它的筆畫數為13畫。
《害氣》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多數人認為其起源于日常口語或方言中,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給人帶來的不快情緒。在繁體中文中,它的寫法為「害氣」。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隨着時代的變遷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對于《害氣》,古時候常見的寫法有「害氣」、「害氣」或者「害氣」。
1. 這個人就是個大害氣,沒一個好處。
2. 我對他的行為感到非常害氣。
組詞:害羞、害怕、氣憤、氣氛、氣勢
近義詞:生氣、憤怒、厭煩
反義詞:喜歡、快樂、滿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