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氣的意思、害氣的詳細解釋
害氣的解釋
(1).邪氣;有害之氣。《漢書·食貨志上》:“予甚悼之,害氣将究矣。”《後漢書·馬援傳》:“惟 援 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寒漠,南度江海,觸冒害氣,僵死軍事。”《新唐書·狄仁傑傳》:“政不行,則害氣作;害氣作,則蟲螟生,水旱起矣。”《雲笈七籤》卷十九:“三合之歲,陰陽隔并,感天動地,害氣流行。”
(2).方言。生氣。 韓起祥 《劉巧團圓》:“ 趙老漢 害氣的說:‘不論長短,搶回來再說。’”
詞語分解
- 害的解釋 害 à 有損的,與“益”相對:害蟲。害鳥。 引起災難的人或事物,壞處:害處。禍害。災害。為民除害。 使受損傷:害人。損害。傷害。危害。 發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發生不安定情緒:害羞。害怕。 殺死:殺害
- 氣的解釋 氣 (氣) ì 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 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 自然界寒、暧、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 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 人的精神狀态:氣
專業解析
"害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字義演變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用例,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本義:指傷人的疫氣或邪氣
古代認為某些不正之氣會導緻疾病或災害,稱為"害氣"。
- 《漢書·薛宣傳》:"數害氣,水旱為災。" 此處指緻災的邪氣。
- 《說文解字》釋"害"為"傷也","氣"為"雲氣也",引申為自然界的病邪之氣。
二、引申義:陰陽失調的緻病之氣
中醫理論中特指人體内因陰陽失衡而産生的病邪之氣。
- 《黃帝内經·素問》(雖無直接原文,但理論相通)提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害氣"可理解為破壞生理平衡的邪氣。
- 清代醫家張志聰《素問集注》 注:"害,敗也。氣失其平則為害。"
三、方言保留義:惱怒之氣
部分地區方言中保留"害氣"表"生氣"的口語用法,屬古語的民間演變。
-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收錄冀魯官話中"害氣"有"惱怒"義項,如:"别為小事害氣。"
權威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害氣"詞條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害"字釋義
- 《漢書·薛宣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 《黃帝内經素問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
-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害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普通話中的含義(指有害氣體或邪氣)
-
本義:指邪氣或對人體、環境有害的氣體。例如:
- 現代用法:武警使用檢測箱監測“氯化氰、氫氰酸等有毒有害氣體”。
- 古代文獻:如《漢書》提到“害氣将究矣”,《後漢書》描述“觸冒害氣,僵死軍事”,均指危害性氣息或邪氣。
-
引申義:在傳統觀念中,與自然現象關聯。如《新唐書》記載“害氣作,則蟲螟生,水旱起”,将災害歸因于邪氣積聚。
二、方言中的含義(指生氣)
- 地區用法:部分地區(如某些北方方言)用“害氣”表示“生氣”。例如:
- 例句:“趙老漢害氣的說:‘不論長短,搶回來再說。’”(引自韓起祥作品)。
三、實際應用示例
- 環保領域:薔薇等植物可吸收硫化氫、苯酚等“害氣”。
- 文學表達:古代文獻常以“害氣”象征災禍或政治弊端,如“政不行,則害氣作”。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具體使用區域或古代文獻例證,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史書原文,或方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恩百城白龍北方話标流簿籍側目腸絕車行道呈試持管穿治畜豪打埃塵打擔多氏翻身仗飛書墳地峯腰奉引父嚴子孝鋼錠泔腳高跟兒鞋公田口井光昌郭況穴禾三千紅兒黃橘互辭降屈擊鉢催詩解放前解衵計挂旌孝進退損益九烈三貞酒衣拒隘駃牛浪淘淘令名賣質破使其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盛時深志鼠步殊姿四參恬穆頭影頹命唾手可得亡魂喪膽謝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