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邈然的意思、邈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邈然的解釋

(1).遙遠貌。《韓詩外傳》卷五:“邈然遠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樂也。”《晉書·孔坦傳》:“深明足下慷慨之懷,深痛足下不遂之志。邈然永隔,夫復何言!” 唐 白居易 《寄行簡》詩:“相去六千裡,地絶天邈然。”亦指久遠。 宋 葉適 《宿石門》詩:“邈然百世後,未忝騷人風。”

(2).高遠貌。《三國志·吳志·步骘傳》:“至其純粹履道,求不苟得,升降當世,保全名行,邈然絶俗,實有所師。” 晉 陶潛 《詠貧士》之四:“ 袁安 困積雪,邈然不可幹。”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蔭卧林薄,邈然自怡。” 宋 秦觀 《財用上》:“士大夫矯枉過直,邈然以風裁自持,不復肯言財利之事。”

(3).猶茫然。《文選·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張銑 注:“率爾,謂文速成;邈然,謂文遲成也。”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若使詳其音律,是所邈然,但能記其鏗鏘,於斯為幸。” 清 曾國藩 《林君殉難碑》:“又明年, 國藩 師次于此,弔君殉難之所,尋逝者之白骨,邈然其不可復識矣。”

(4).懵懂貌。 唐 韓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銘》:“復拜中書舍人,既至京師,儕流無在者,視同列皆邈然少年,益自悲。”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所接皆邈然少年,無可論舊事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邈然”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miǎo rán,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綜合解釋:

  1. 遙遠貌
    形容空間或時間上的遙遠。例如白居易《寄行簡》中“相去六千裡,地絶天邈然”,強調地理距離的遼遠;宋代葉適《宿石門》中“邈然百世後”則指時間久遠。

  2. 高遠貌
    多用于形容品格、境界的高遠超脫。如《三國志·吳志·步骘傳》提及“邈然絶俗,實有所師”,陶淵明《詠貧士》中“邈然不可幹”均表現人物精神層面的高潔。

  3. 茫然、恍惚
    指思緒遲緩或模糊不清的狀态。陸機《文賦》中“含毫而邈然”形容文思遲滞,張銑注:“邈然,謂文遲成也”。

  4. 懵懂貌(較少見)
    此義項在古籍中使用頻率較低,如漢典提到“懵懂貌”,但具體例證較少。


典型用例: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側重。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漢典》《韓詩外傳》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邈然的意思

邈然(miǎo rán)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事物遠離、遙遠、深遠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時間跨度長遠,空間距離遙遠,或者是指人的胸懷廣闊、心境深遠。

邈然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邈(miǎo)是由“⻏”(阝,左邊是門)和“苗”(miáo)組合而成的。它的部首是“阝”。邈的總筆畫數為19。

然(rán)是由“犬”(quǎn)和“灬”(火)組合而成的。它的部首是“灬”。然的總筆畫數為12。

邈然的來源

邈然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養生主》篇中:“浩浩乎哉!舜有天下,遐而不窮,邈而不屆。”邈然在這裡表示舜的統治非常廣袤、深遠,延續遙遠。

邈然的繁體寫法

邈然的繁體字為「邈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邈的寫法為「邈」。然的寫法為「燃」。

邈然的例句

1. 我站在雪山之巅,四周一片邈然,感到世界的廣袤與自己的渺小。

2. 曆史的長河在邈然的時光中,彙聚着人類智慧和文明的積澱。

邈然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邈若、邈遠、邈世、邈慮。

2. 近義詞:遙遠、深遠、遼闊。

3. 反義詞:親近、貼近、近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