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風的意思、八風的詳細解釋
八風的解釋
(1).八方之風。《呂氏春秋·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條風,東南曰景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麗風,北方曰寒風。”《說文·風部》:“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左傳·隱公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 陸德明 釋文:“八方之風,謂東方谷風,東南清明風,南方凱風,西南涼風。西方閶闔風,西北不周風,北方廣莫風,東北方融風。”
(2).八種季候風。《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
(3).指八音。《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平。”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古者八音謂之八風。 襄 二十九年傳:‘五聲和,八風平。’謂八音克諧也。”參見“ 八音 ”。
(4).佛教語。謂世間能煽動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後排撥為“毀”,背後贊美為“譽”,當前贊美為“稱”,當前排撥為“譏”,逼迫身心名“苦”,悅適心意名“樂”。見《釋氏要覽下·躁靜》。 唐 王維 《能禅師碑》:“不着三界,徒勞八風。” 宋 範成大 《偶箴》詩:“情知萬法本來空,猶復将心奉八風。” 嶺南羽衣女士 《東歐女豪傑》:“索性枯坐一年,參透那八風不動的道理。”
詞語分解
- 八的解釋 八 ā 數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筆畫數:; 部首:八; 筆順編號:
- 風的解釋 風 (風) ē 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 * 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
網絡擴展解釋
“八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文化、學科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解釋:
一、自然氣候概念
-
八方之風
指八個方向的風,不同古籍記載名稱略有差異:
- 《呂氏春秋》記載為:東北炎風、東方滔風、東南熏風、南方巨風、西南凄風、西方飂風、西北厲風、北方寒風。
- 《淮南子》中則稱:東北炎風、東方條風、東南景風、南方巨風、西南涼風、西方飂風、西北麗風、北方寒風。
-
八種季候風
對應二十四節氣中的八個主要節氣,如《易緯通卦驗》記載:立春條風、春分明庶風、立夏清明風、夏至景風、立秋涼風、秋分閶闔風、立冬不周風、冬至廣莫風。
二、中醫理論中的“八風”
- 人體八風
指人體四肢關節等八個關鍵部位,與“正氣”和“虛風”相關。若正氣不足,外邪(虛風)易侵入,導緻疾病。
三、佛教哲學中的“八風”
又稱“世八法”,指八種影響人心的世俗境遇,包括:
- 利(獲得利益)與衰(失去利益)
- 毀(背後诋毀)與譽(背後贊譽)
- 稱(當面稱贊)與譏(當面譏諷)
- 苦(身心痛苦)與樂(身心愉悅)
佛教主張修行者應超脫這八種外境幹擾,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
“八風”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 自然層面:方向或節氣相關的風。
- 醫學層面:人體健康與邪氣的關系。
- 哲學層面:佛教對世俗情感的概括。
其中,佛教“八風”因蘇轼“八風吹不動”的典故廣為流傳,成為主流文化認知。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風是一個漢字詞彙,其含義可以指代在生活中可能影響人的八種風氣。下面是有關八風的一些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八風的部首是“風”,表示與風有關。
- 八風的總筆畫數為七畫。
來源:
八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例如《論語·子路篇》:“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殇事以成仁。’故八風勿揚。”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八風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八風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形狀和結構。
例句:
1. 在這個喧鬧的社會中,我們應該抵禦八風的侵擾,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2. 八風吹動,我仍然堅守原則。
組詞:
除了八風這個詞本身,還可以根據需要與其他詞彙組合起來形成不同的詞語,例如八風扇、八風帆等。
近義詞:
八風的近義詞可以有:八種風氣、八種影響、八種風俗等。
反義詞:
八風的反義詞可以有:純淨、正統、理性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