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充課的意思、充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充課的解釋

指交納賦稅。《魏書·刁雍傳》:“念彼農夫,雖復布野,官渠乏水,不得廣殖。乘前以來,功不充課,兵人口累,率皆飢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充課是漢語複合詞,由“充”和“課”二字構成,需分釋其本義及引申義:

一、分釋字義

    • 本義為“滿、足”,如《說文解字》:“充,長也,高也。”引申為“填滿”“擔任”,如《漢書·王莽傳》注:“充,當也。”
    • 現代義項包括填滿(充塞)、擔任(充當)、冒充(充數)等。
    • 本義為“考核”,《說文解字》:“課,試也。”後引申為賦稅(課稅)、教學單元(課程)、任務(功課)等。

二、複合詞“充課”釋義

  1. 古代核心義:完成賦稅或職責
    • 指繳納賦稅或履行職務義務。如《宋史·食貨志》載“民戶充課”,即百姓完成稅賦繳納。
    • 古籍中多指代承擔并完成官方指派的任務,如《唐律疏議》提及“充課役”,強調義務履行。
  2. 現代引申義:補充性學習任務
    • 當代偶用于指“補充性課程或作業”,屬非規範用法,如“假期充課”表額外學習安排,但此用法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

三、使用差異說明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充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chōng kè
注音:ㄔㄨㄥ ㄎㄜˋ
釋義:指交納賦稅。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民衆或地方向官府履行納稅義務的行為。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魏書·刁雍傳》中的記載:“念彼農夫,雖復布野,官渠乏水,不得廣殖。乘前以來,功不充課,兵人口累,率皆飢儉。”。此句描述了因水利不足導緻農耕收成無法滿足賦稅要求,進而引發饑荒的情景。

  2. 語境分析
    “充”在此處意為“補足、完成”,“課”指官府征收的稅賦或勞役。合起來即“完成稅賦繳納”,強調履行法定經濟責任。


三、相關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賦稅制度或相關詞彙,可參考《魏書》等史料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衡白居易斌駁筆姿兒怆恻川衡春風沂水倒懸之苦大隗動辄高唐歌調鲠鲠格是跪練滾淌憨大漢語橫功淮劇呼音僭言澆頓籍除迳流井收金石捐忿棄瑕橘監倥侗燎眉利鎖名缰龍荒蠻甸滿滿堂堂蒙眇面腆命圭明瑟木笏捏腳捏手弄頰破愁為笑騎兵棄捐窮堕啓祖饒有興趣適可仕路水醮昙陽陶車套用悌睦聽沉通宦投荒襪子無價之寶銜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