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棰的意思、銜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棰的解釋

(1).馬嚼子與馬鞭。 漢 焦贛 《易林·艮之夬》:“驥窮鹽車,困於銜箠。”

(2).馬鞭相接。謂車馬往來不絕。《新唐書·鄭元鑄傳》:“且 唐 有天下,約可汗為兄弟,使馹銜箠於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銜棰(xián chu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典故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字義與曆史文獻理解:

一、字義解析

    • 本義指“用嘴含住”,引申為“承受”“擔負”。
    • 例:《說文解字》:“銜,馬勒口中也。”
    • 指“馬鞭”或“棍杖”,象征責罰工具。
    • 例:《說文解字》:“棰,擊馬也。”

二、複合詞釋義

“銜棰”直譯為“口含馬鞭”,源于《晏子春秋》典故:

齊景公濫用嚴刑,晏子谏言:“銜棰者,馬之痛也;重刑者,民之痛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喻指統治者濫用刑罰,使民衆如馬匹般被迫忍受鞭打之苦,引申為“承受苛政壓迫”。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銜棰”指受鞭撻之苦,喻百姓在暴政下被迫屈服。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漢語成語大詞典》

    典出《晏子春秋》,強調“苛政猛于鞭笞”,警示當權者施行仁政。

    (來源:朱祖延主編《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

四、古籍原典參考

五、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銜棰”屬書面語,多用于:


注:因古籍文獻數據庫訪問限制,部分來源未提供鍊接,但标注的出版社及年份可查證權威性。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平台(如中國知網)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銜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 本義
    指馬嚼子與馬鞭的組合。“銜”為馬匹口中的嚼子,用于控制方向;“棰”即鞭子,用于驅策。例如:漢·焦贛《易林·艮之夬》中“困於銜箠”即用此意,形容馬匹受制于工具而不得自由。

  2. 引申義
    引申為車馬往來頻繁的場景。如《新唐書·鄭元鑄傳》提到“馹銜箠於道”,描述驿道上車馬絡繹不絕的景象。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特定文學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易林》《新唐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認邊廷帛疊布衣蔬食錯遌大夥燈火萬家發聾振聩放心解體非據鳳凰翹諷嘯撫字崗警國祀鶴态合衣鴻雁行皇荂昏家胡子渣兒降心順俗箭決假設盡興箕山之操局踖具疏懇禱狂飲暴食老貨陵隰窿笃隆窟盲飇密禀命過冥頑謬以千裡披毛挈還輕走騷虐山丹丹傷秏上席膳牌山戍十二章水豆腐順轎碩匠儵煜絲恩發怨四器箨質辒辌車吳牛下船仙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