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澆頓的意思、澆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澆頓的解釋

謂澆灑費力。頓,勞困。 明 袁宏道 《<瓶史>引》:“京師人家所有名卉,一旦遂為餘案頭物。無扡剔澆頓之苦,而有味賞之樂,取者不貪,遇者不争,是可述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澆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āo dù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澆頓”指澆灑費力,其中“頓”表示勞困。該詞強調在澆灌或打理植物時耗費的辛勞。

  2. 語境與用法
    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引》中寫道:“無扡剔澆頓之苦,而有味賞之樂”,通過對比“澆頓”與“味賞”,凸顯照料花卉的辛勞與欣賞的愉悅之間的反差。

  3. 構詞分析

    • 澆:本義為澆灑、灌溉,如“澆花”“澆地”。
    • 頓:此處引申為“勞困”,指體力或精力上的消耗。

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傳統園藝或農事活動中需耐心付出的勞動,常見于文學作品中,現代口語使用較少。

參考資料

綜合來源:漢典、滬江線上詞典、天奇教育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澆頓

《澆頓》(jiāo dùn)是一個表示驚訝或詫異的詞語,在口語中常用來形容某件事情不可思議或出乎意料。它透露着一種詫異和驚訝的情緒。

拆分部首和筆畫

《澆頓》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澆”是由“氵”(水的部首)和“交”(會意字,表示水流相交)組成,拼音為jiāo,總計11個筆畫。而“頓”則是由“頁”(頁的部首)和“屯”(表示暫時的意思)組成,拼音為dùn,總計9個筆畫。

來源

《澆頓》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方言中,後來逐漸流行于現代口語中。它通常用在某種出乎意料或難以置信的情況下,表示強烈的驚訝與詫異之情。

繁體

《澆頓》的繁體形式為「澆頓」,其字形保留了原本的水和頁的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通常與現代略有不同。《澆頓》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澆頓」或「澆鈍」。

例句

1. 他突然跳出來吓了我一澆頓。

2. 這個消息真是澆頓,我一點都不敢相信。

3. 他的反應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都被他給澆頓了。

組詞

- 澆水:給植物澆水。

- 澆花:給花草澆水。

- 澆灌:用水施灌。

- 澆鑄:鑄造時将熔化金屬注入模具。

近義詞

- 驚訝:表示突然有所感慨或感到驚奇。

- 震驚:感到非常震動和吃驚。

- 詫異:對不正常或出乎意料的事情感到疑惑和驚訝。

反義詞

- 預料:對事情有預先的認識和了解。

- 非常:對某事結果沒什麼特别的感慨。

- 淡定:對事情處之泰然,沒有任何特殊的情緒波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