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火燒眉毛。比喻情況急迫。 梁啟超 《上陳寶箴書論湖南應辦之事》:“大局之患,已如燎眉。”
“燎眉”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比喻情況像火燒到眉毛一樣急迫,強調危險臨近或事态緊急。與“火燒眉毛”同義,但更書面化。
通過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可知,“燎眉”通過生動的比喻,強調了事态的緊迫性,常見于文學或正式語境中。
燎眉(liáo méi),是一個四字詞語,意思是火光熾烈,能夠燒焦人的眉毛。燎指火焰猛烈,眉則指人的眉毛。這個詞常用于形容火勢猛烈、光芒耀眼的情景。
燎的部首是火(huǒ),眉的部首是目(mù)。燎的拼音是liáo,總共有10個筆畫;眉的拼音是méi,共有9個筆畫。
《燎眉》一詞最早出現在《列子·湯問》篇。在這個篇章中,湯國的國君問列子:“何為炎炎之災,何為燎眉之火?”意思是想了解什麼是災難引發的大火,以及什麼是能夠燒焦人的眉毛的大火。所以,可以看出,《燎眉》的意思與火災和烈火密切相關。
《燎眉》的繁體字是「燎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燎眉》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在字形細節上存在一些差異。
1. 火勢猛烈,燎眉可見。
2. 這場大火燎眉毛。\
火燎、燎原、燎毛、燎發。
火光熾熱、烈火燎原。
微火、小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