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醮的意思、水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醮的解釋

超度水上亡魂的法會。 清 鈕琇 《觚賸·溺妾入夢》:“君亟入京,延僧於 長壽亭 設水醮一晝夜,幸籍祈禳,庶免殤殃。”參見“ 水陸道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水醮”是一個具有宗教儀式色彩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水醮指超度水上亡魂的法會,屬于一種宗教祭祀活動,主要用于安撫因水難、溺水等意外身亡的亡靈。該儀式常見于道教或佛教傳統中,通過設壇、誦經等方式進行超度。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記載

清代鈕琇在《觚賸·溺妾入夢》中記載:“延僧於長壽亭設水醮一晝夜”,描述了通過水醮儀式祈求消災避禍的實例。此外,唐代詩人薛逢的詩詞“自斟明水醮仙官”也側面反映了水醮在古代文化中的應用。

三、儀式特點與文化關聯

  1. 媒介與形式:以水為核心元素,結合誦經、祭祀等環節,屬于“水陸道場”的一種分支。
  2. 目的:除超度亡靈外,也被引申為祈福儀式,寄托對平安吉祥的願望。
  3. 相關概念:與“醮”字本義相關,後者指古代婚祭或宗教法事中的祭神儀式(如道教打醮)。

四、現代理解

如今,水醮更多作為曆史文化詞彙出現,常見于古籍或民俗研究領域,實際儀式已較為罕見。其核心意義仍圍繞對亡靈的關懷與宗教儀式的社會功能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醮的意思

水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表示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舉行儀式來祈求豐收和神靈的保護。在水醮儀式中,會有人們唱歌跳舞、祭祀神明、燒香拜佛等活動,以表達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水醮的部首是水,拆分成部首和偏旁,具體拆分為水(shuǐ)和酉(yǒu)。水部表示與水有關,酉部則為酉字旁。

水醮的總筆畫數為14個,水部3畫,酉部9畫,合起來便是14畫。

來源和繁體

水醮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道教典籍。其中,關于水醮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周禮·天官·醮官》和《水經注》等古代文獻。

在繁體字中,水醮的寫法為「水醮」,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水醮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意思相同。其中常見的一種寫法為「水醮」。

例句

1. 這個村莊每年都會舉行水醮儀式,祈求來年的豐收和平安。

2. 在水醮的時候,人們手持長竹竿,将紙制或木制的船放入江河之中。

3. 參加水醮的人們身穿傳統的節日服裝,載歌載舞,歡度這個重要的儀式。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水車、水井、醮壇、醮官

近義詞:祭祀、供奉、祈禱

反義詞:破醮、破除、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