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籍除的意思、籍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籍除的解釋

于簿籍中除名。《 陳衍 《元詩紀事》卷三九引 徐氏 《座上題詩》:“不得籍除今義死,天教娼婦愧降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籍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籍除(拼音:jí chú,注音:ㄐㄧˊ ㄔㄨˊ)指“于簿籍中除名”,即從官方登記的名冊或檔案中移除姓名或記錄。這一行為常用于古代對官員、罪犯或特定群體的身份注銷。


二、詞源與文獻出處

  1. 古代用例
    該詞可見于《元詩紀事》卷三九引徐氏《座上題詩》:“不得籍除今義死,天教娼婦愧降臣。”
    此句通過對比“籍除”與“義死”,凸顯了身份除名與氣節堅守的沖突。

  2. 單字拆解

    • 籍:本義為書冊,引申為登記名冊(如戶籍、官籍);
    • 除:意為去除、注銷(如“鏟除”“為民除害”)。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行政或司法語境,例如:


四、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詩詞引用。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戶籍制度,可參考《元史》或《唐律疏議》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籍除

籍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義不止一層。它既可以解釋為“除去籍貫、名冊中的名字”,也可以指代“除去勳章、職位、頭銜等”。這個詞語在中國古代的曆史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将《籍除》這個詞語拆分開來看,其首字部首為“⺮”,意為竹子的部首,而尾字的部首為“⼭”,意為山的部首。輸寫的功闆筆畫數目為8畫和3畫。

來源與繁體

“籍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制度和文化。在過去,人們在名冊中記錄着每個人的籍貫和其他個人信息。籍除就是将某人的名字從這個名冊中除去,表示取消其原本的身份或地位。在繁體字中,籍除的表達為“籍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今有所不同。以《籍除》為例,古代人用毛筆蘸墨,用紙或竹簡等書寫載體,按照特定的順序和筆畫書寫漢字。這種寫法在當代已經逐漸被繁體字和現代字體所取代,但它依然是理解古代文獻和文化的重要途徑。

例句

我們需要對不符合規定的人員進行籍除,徹底清除他們的身份。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改籍、除名、除籍

近義詞:勾銷、廢止、撤銷

反義詞:保留、保全、存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