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笏的意思、木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笏的解釋

木制手闆。 唐 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後世因之。《元史·禮樂志五》:“樂服:樂正副四人,舒腳幞頭,紫羅公服,烏角帶,木笏,皂鞾。”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衣裘帶服·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笏”是古代官員使用的禮儀器物,其含義和背景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木笏是一種木制手闆,主要用于唐代及後世官員的禮儀場合。根據唐制,六品及以下官員持木笏,而更高品級官員可能使用玉、象牙等其他材質笏闆。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 身份象征:木笏是官員職權和地位的标志,上朝或重要場合需手持笏闆記錄事宜或表示恭敬。
    • 典制依據:唐代明确規定了不同品級官員的笏闆材質,木笏為低級官員專屬(、3、8均提到此制度),後世如宋、元等朝代沿襲這一傳統,如《元史·禮樂志》記載樂官服飾配木笏。
  3. 典籍記載

    • 《事物紀原·衣裘帶服·笏》(宋代高承著)記載了笏的演變,佐證木笏的禮制淵源。
    • 《元史》中描述樂正副使的服飾包含“木笏”,說明其禮儀功能延續至元代。
  4. 延伸含義
    成語中“木笏”可代指官職或權力,用于形容身居要職或權責繁重之人。例如詩句“青衫木笏尚初官”即體現這一象征意義。

  5. 材質與演變
    笏闆材質因朝代和官階差異而不同,木笏因成本較低,成為中下級官員的标配,與玉笏、象笏形成等級區分。

木笏不僅是古代官僚體系中的禮儀工具,更承載了等級制度和文化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笏闆在不同朝代的具體形制,可參考《事物紀原》或《元史》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笏》的意思

《木笏》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為“用木材制作的方形印玺”。它是古代官員禦用的印章,用于蓋章以表示身份和權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笏》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材相關。它的拆分筆畫數為9畫,由筆畫最多的“龍”和“筆”組成。

來源

《木笏》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中,是古代官員品級的象征之一。木材經過雕刻制作成方形的印玺,作為官員儀仗的一環,以顯示其地位和權限。

繁體

《木笏》的繁體形式為「木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有所變化。《木笏》在古代的寫法是「木皇文」。

例句

1. 宋高宗賜給宰相一枚《木笏》,以表彰他的政績。

2. 這枚珍貴的《木笏》是一位古代文臣的身份象征。

組詞

1. 木印

2. 木刻

3. 木質

近義詞

1. 方印

2. 朱笏

反義詞

1. 石笏

2. 金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