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命珪 ”。天子賜給王公大臣的玉圭。《周禮·考工記·玉人》:“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 唐 韓愈 《桃林夜賀晉公》詩:“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時重疊賞元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範去非諸作》:“ 賈師憲 自 江 上入相, 去非 作賀啟,有曰:‘命珪相印,瞻騎火之西來;羽扇綸巾,賦 大江 之東去。’”
“命圭”是古代中國禮儀制度中的一種重要器物,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命圭(或作“命珪”)是天子賜予王公大臣的玉制禮器,象征身份與權力。其名稱中的“命”指天子冊命,“圭”為長條形玉器,上尖下方,常用于祭祀、朝聘等儀式。
根據《周禮·考工記·玉人》記載,命圭的尺寸和名稱因爵位不同而異:
命圭不僅是身份憑證,還用于以下場景:
需注意,“命圭”與占卜工具“命圭”易混淆。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命運”相關成語,實為誤解,正确含義應回歸古代禮制範疇。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爵位對應的禮器差異,可參考《周禮》原文或漢代注疏文獻。
命圭(mìng guī)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祭祀時用來查驗牲畜命運的一種祭器。它也可以引申為命運或命理的意思。
命圭的部首是「土」(tǔ),它的筆畫數目是9畫。
命圭在古代是一種祭祀用具,用來鑒定牲畜命運。圭旁邊有一個土字旁,表示與土地相關。而「命」表示生命。所以命圭可以理解為通過祭祀儀式來預測牲畜的生命命運。
在繁體字中,命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命圭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可以寫作「命玨」,其中「玨」是一種玉石的小飾物,表示作為祭器的圭是由玉石制成的。
1. 在古代,祭祀儀式中常常使用命圭來查驗牲畜的命運。
2. 他對自己的命運感到焦慮不安,于是求助于命理師來預測。
命運、命理、命宮、命題。
命理、命運
機遇、機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