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酒食或財物分賞下屬。《宋史·嶽飛傳》:“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
頒犒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頒”和“犒”二字組成,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指君主或上級對下屬進行賞賜和慰勞的行為。以下是詳細釋義:
頒犒指古代帝王或上級将財物、酒食等賞賜給臣屬、軍隊或百姓,以示慰勞、勉勵或慶賀。其核心含義是“賞賜以犒勞”,強調通過物質獎勵表達對功績的認可或對辛勞的撫慰。
示例語境:
頒(bān):
犒(kào):
《宋史·兵志》:
“每歲冬,賜諸軍裘衣,謂之‘頒犒’。”
(每年冬季賞賜軍隊棉衣,稱為“頒犒”。)
《續資治通鑒長編》:
“戰勝,頒犒士卒,人賜錢三千。”
(戰争勝利後,犒賞士兵,每人賞錢三千文。)
收錄“頒犒”詞條,釋義為“賞賜犒勞”。
明确“頒”含“賞賜”義,“犒”為“慰勞”,二者合成表賞勞之意。
對“頒”“犒”的本義及引申義有系統考釋。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為權威紙質辭書,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頒犒”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ān kào,由“頒發”和“犒賞”兩個詞組合而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用酒食、財物等分賞下屬,以表彰其功勞或貢獻。例如《宋史·嶽飛傳》記載:“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說明嶽飛将賞賜公平分配給将士,自己分毫不取。
多用于正式場合,如軍隊、官府或組織中對有功人員的獎勵。強調通過物質或榮譽激勵下屬,體現公平與無私。
該詞源自古代文獻,如宋代史書中的記載,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功績表彰的重視。現代雖較少使用,但仍可引申為對團隊成員的公開獎勵。
“頒犒”不僅包含物質獎勵,也隱含精神層面的認可,常用于強調領導者公正無私的品德(如嶽飛的事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語境差異,可參考權威詞典。
百無一成報蒸表丈不死草參戎丑誕瓷宮從句竄殛跌份二號人物法海無邊奮發有為風罏服賈浮涼婦容扶頭酒耿悒過足活生生賈桂嘉茂交臂曆指教練員膠牙接待站駿馬換傾城苦膩老婢連昌鄰畺賣韻幪巾鳴弦目怔口呆匿避牛田攀拟剖撥器分寝免氣息奄奄若酒篩選舍短録長神示室妾壽比南山死闆私産制度趿拉闆兒體憲同社未亡人五事霧釋冰融五嶽閑诂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