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 晉 李密 《陳情事表》:“﹝祖母 劉 ﹞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 洙 今日必死矣,人言将死者,必見鬼神,此不可信。 洙 并無所見,但覺氣息奄奄漸欲盡耳。”《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嚴蕊 吃了無限的磨折,放得出來,氣息奄奄,幾番欲死。” 柔石 《沒有人聽完她底哀訴》:“她氣息奄奄地睡在城腳下。”
“氣息奄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ì xī yǎn yǎn,通常用來形容人或其他生命體極度衰弱、呼吸微弱、生命垂危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該成語出自《文選·李密〈陳情表〉》。文中李密為辭官侍奉祖母寫道: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這裡用“氣息奄奄”形容祖母年老體衰、生命垂危,無法自理,需他照料。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李密《陳情表》原文或成語詞典中的經典用例。
《氣息奄奄》是一個成語,形容人的氣息非常微弱,快要斷絕的狀态。拆分部首為“氣”和“奄”,筆畫分别為4畫和6畫。
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楚辭·遠遊》中的一句詩:“吾将上下而求索,肺腑之言而不回,氣息奄奄以殒。”繁體字為「氣息奄奄」。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其中,“息”字原本是由“舌”和“心”兩個部首組成,表示呼吸之意。“奄”字由“大”和“山”兩個部首組成,表示結束之意。
例句:
他昏迷不醒,氣息奄奄,我們趕緊送他去醫院救治。
1. 氣息微弱
2. 氣息漸息
3. 氣息消失
4. 氣息全無
5. 呼吸困難
1. 呼吸微弱
2. 臨終
1. 呼吸順暢
2. 氣息旺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