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分滿足。《南史·後妃傳上·齊宣孝陳皇後》:“ 高帝 雖從宦,而家業本貧,為 建康 令時, 明帝 等冬月猶無縑纊,而奉膳甚厚,後每撤去兼肉,曰:‘於我過足矣。’”
(2).謂過高的要求。 宋 陸遊 《歲暮雜感》詩:“小兒為我言,幸可具杯甌。園蔬亦復佳,過足翁豈求?”
“過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及用法:
十分滿足
指對某種需求或欲望的充分滿足,常帶有情感上的愉悅感。例如:“過足了瘾”“過足了大年”。
出處:該用法在《南史·後妃傳上·齊宣孝陳皇後》中已有記載,描述生活雖簡樸但内心滿足的狀态。
過高的要求
強調超出合理範圍的欲求,隱含批評或自謙之意。例如陸遊詩句“過足翁豈求?”即表達對物質追求的克制。
“過足”既可表達積極的情感滿足,也可暗含對貪求的警示,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過足》是一個成語,指過多地享受、滿足。它表示盡可能滿足某種要求或需要,不會有任何遺憾。
《過足》的部首是辶(辶是走的意思),全詞的筆畫數共計10畫。
《過足》這個成語的來源較為複雜,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水浒傳》中的“漁父得全家,樂不過足。”可見其有悠久的曆史淵源。
《過足》的繁體寫法為「過足」。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算是使用的是「量外用」和「長用」兩種寫法。其中「量外用」是指在字旁加一個「茸」字形狀表示,而「長用」則是在中間加一個「長」字形狀表示。
1. 他已經過足了他所能得到的樂趣。
2. 她過足了幸福的日子,再也無所求。
3. 小明過足了電子遊戲的瘾,終于決定專心學習。
過瘾(guòyǐn):盡興、得意。
過猶不及(guò yóu bù jí):做事過分,反而不好。
過多(guò duō):超過一般的範圍或限度。
盡興、盡情、盡美、盡善。
不夠、不足、未盡、不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