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飽的意思、頓飽的詳細解釋
頓飽的解釋
謂一下子吃飽。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尊生》:“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使脾胃易化,穀氣長存。”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飽的解釋 飽 (飽) ǎ 吃足了,與“餓”相對:飽餐。飽暖。 足、充分:飽滿。飽和。飽學(學識豐富)。飽含。飽覽。飽受。一飽眼福。 鼓饑餓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頓飽”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在北方部分地區(如山東、河北、東北等地)的口語中使用,其核心含義是指一次性吃飽、吃足,達到飽腹的狀态。它強調的不是日常規律的進食,而是指一頓飯就吃得非常飽,甚至有時帶有“一次性解決饑餓”或“難得吃飽一次”的意味。
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
字面與核心釋義:
- 頓: 在此處作量詞,指“一次”或“一頓(飯)”。
- 飽: 指肚子滿足,不饑餓的狀态。
- 頓飽: 合起來就是指“一頓飯就吃飽了”、“一次就吃得很飽”。它描述的是通過一次進食行為就達到了飽腹的結果。
-
用法與語境:
- 強調一次性吃飽: 常用于描述在特定情況下,一頓飯就吃得非常飽足,滿足了食欲。例如:“今天這頓飯吃得真頓飽!”(意思是這頓飯吃得非常飽)。
- 隱含對比或難得之意: 有時會隱含與平時吃得不夠飽或食物不足的情況進行對比,帶有“難得吃這麼飽一次”的意味。例如:“過年了,終于能吃頓飽飯了。”(平時可能吃得一般或不夠,過年才能一次吃飽吃好)。
- 描述結果狀态: 它描述的是吃完飯後達到的飽腹狀态。例如:“撐着了,這頓吃得忒頓飽了。”(這頓飯吃得實在太飽了,都撐着了)。
- 常與“吃”搭配: 最常見的用法是“吃頓飽(飯)”。
-
文化與社會背景:
- 這個詞的産生和流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過去物質相對匮乏時期,人們對于“吃飽飯”的樸素願望和滿足感。能“吃頓飽飯”曾是許多人的基本生活追求。
- 在現代語境下,雖然物質極大豐富,但這個詞依然在口語中保留,用來形容吃得非常滿足、盡興的狀态,有時也帶有诙諧或誇張的語氣。
權威參考來源:
雖然“頓飽”是一個典型的方言口語詞,未作為獨立詞條廣泛收錄于大型通用語文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但其構成和含義清晰,且常見于方言研究和相關文獻中。其釋義可基于權威詞典對“頓”(作量詞)和“飽”的解釋進行合理推導和驗證: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頓 (dùn):【量詞】 用于吃飯、斥責、勸說、打罵等行為的次數:一天三~飯 | 被他說了一~ | 挨了一~打。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飽 (bǎo):【形容詞】 1. 吃足了(跟“餓”相對):酒足飯~ | 我吃~了。 2. 飽滿:谷粒兒很~。 3. 足足地;充分:~經風霜 | ~覽。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方言學研究: 該詞在北方方言研究文獻或方言志中常有提及和解釋,被認定為描述“一次吃飽”狀态的常用口語詞彙。 (來源:相關方言學學術著作及論文,如《山東方言志》、《河北方言詞彙編》等地方方言研究成果)
“頓飽”是一個生動形象的方言口語詞,精準地表達了“一頓飯就吃飽吃足”的狀态和感受,承載着特定的生活體驗和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頓飽”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ùn bǎo,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一下子吃飽”或“短時間内吃飽後感到滿足”的狀态。通常用于形容飯量大或一次性進食量充足的情況。
2.使用場景
- 日常描述:可用于形容人一次性吃飽的狀态,如“這頓飯吃得真頓飽”。
- 養生建議:古代文獻中提到“尊年之人不可頓飽”,強調老年人應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過量進食以保護脾胃。
3.出處與例證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尊生》中記載:“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使脾胃易化,穀氣長存。”,體現了該詞在古代養生觀念中的應用。
4.擴展理解
部分語境中(如方言或俗語)可能延伸為“飽足感”或“滿足感”,例如“一頓飽頓頓飽”可形容美食帶來的持續滿足,但此用法非主流釋義。
5.注意事項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如需近義詞,可用“飽足”“飽餐”等替代。
别人正在浏覽...
百家譜豳風蔔葬陳辭濫調持誦輴輴辭堂當運淡客大小年點石爲金鬥升封角哥德巴赫猜想更踐更老氿濫漢調二黃諱犬見精識精堅完繭衣驕侈校改近弼儆息醵分峻崎老八闆兒連史利祿勵聲離子鍵馬賊镆鎁驽劣傩禳盤轉平添輕典青牛妪啟颡秋瑾三明市沙濾深房蜃閣神憎鬼厭睡草疏襟順悅書數玩憇晚夜菀抑畏憚猬張下利賢妻良母羨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