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驕傲自大。《左傳·成公十七年》:“君驕侈而克敵,是天益其疾也。難将作矣!”《新唐書·房玄齡傳》:“常恐諸子驕侈,席勢淩人,乃集古今家誡,書為屏風,令各取一具。” 明 張居正 《答南學院周書》:“一切務為姑息弛縱,賈譽於衆,以緻士習驕侈,風俗日壞。” 清 秋瑾 《精衛石》詩:“舉動自如無俗态,謙和舉措不驕侈。”
(2).驕縱奢侈。 唐 韋應物 《金谷園歌》:“當時豪右争驕侈,錦為步障四十裡。”《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 煜 性驕侈,好聲色。”《明史·陶安傳》:“帝嘗禦 東閣 ,與 安 及 章溢 等論前代興亡本末。 安 言喪亂之源,由於驕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驕,處佚樂者易侈。驕則善言不入,而過不聞。侈則善道不立,而行不顧。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當。’”
“驕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驕侈”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該詞多用于批評性語境,常見于: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6的完整引文。
《驕侈》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指的是過于奢華、豪華,以及奢侈浪費的行為。這個詞可以分解為兩個部首:骨和己。它的總筆畫數為12。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周南·衛風·碩人》:“恃勇不驕,驕而不矜。”意思是依仗勇氣而不驕傲,驕傲而不自負。在這個意義上,驕侈的概念開始出現。
在繁體中文中,驕侈的寫法為「驕侈」。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驕的古代寫法為“驕”,侈的古代寫法為“侈”。這些古代寫法的變化主要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和文字演變而來的。
以下是關于驕侈的例句:
1. 他過着驕侈奢華的生活,每天浪費大量的資源。
2. 驕侈的消費習慣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3. 這個國家不應該過度追求驕侈,而是應該注重人民的福利。
以下是一些與驕侈相關的詞語:
1. 奢華:形容極其華麗和豪華。
2. 奢侈:指過于奢華和不節儉。
3. 浪費:指不合理、不節約地使用或消耗資源。
反義詞:
1. 節儉:對資源的合理使用,不過度浪費。
2. 謙遜:對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不過于自負或誇大。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