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蔔葬的意思、蔔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蔔葬的解釋

古代埋葬死者,先占卜以擇吉祥之葬日與葬地,稱為“蔔葬”。《禮記·雜記下》:“蔔葬其兄,弟曰‘伯子某’。” 孔穎達 疏:“謂蔔葬擇日而蔔人祝龜之辭也。”後即為擇時地安葬之代稱。 宋 嶽珂 《桯史·望江二翁》:“ 陳氏 蔔葬,環數百裡莫不聞。” 廖仲恺 《緻蔣6*6*石函》:“渠( 鄧铿 )生前至愛 贛園 ……故拟蔔葬于此。”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蔔葬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蔔葬”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的一種習俗,指通過占卜選擇安葬的日期與地點,以求吉祥。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核心含義
    蔔葬即通過占卜(如龜甲、獸骨等)确定葬日與葬地,是古人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表現。其核心在于借助占卜術,使安葬過程符合天時地利。

  2. 曆史來源與文獻依據

    • 最早見于《禮記·雜記下》,記載了兄弟間通過蔔葬确定兄長安葬事宜的禮儀。
    • 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進一步解釋:“蔔葬擇日而蔔人祝龜之辭也”,說明占卜包含日期與地點的雙重選擇。
  3. 具體實踐

    • 占卜方式:使用龜甲、獸骨進行筮蔔(如提及),根據裂紋判斷吉兇。
    • 選擇标準:葬地注重風水(如“環數百裡”尋吉地),葬日則避開兇時。
  4. 後世影響
    該習俗延續至近代,例如廖仲恺在1922年選擇将鄧铿安葬于其生前喜愛的贛園,體現了蔔葬文化中對逝者意願的尊重。

蔔葬是融合占卜、風水與倫理的喪葬禮儀,既反映古人對未知的敬畏,也蘊含對逝者的慎終追遠。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描述傳統安葬儀式或學術讨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蔔葬》是什麼意思

《蔔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指的是通過蔔筮預測和安排葬禮的事宜。在古代中國社會中,蔔葬是一種重要的儀式,它涉及到對逝者的葬禮進行吉兇的占卜和安排。

拆分部首和筆畫

《蔔葬》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蔔”和“艸”,其中“蔔”是蔔筮的意思,表示占卜;“艸”表示植物,代表葬禮使用的花草植物。整個詞語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蔔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曆史。它的繁體字形為「蔔葬」,在台灣和香港等地仍然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蔔葬》也有一種不同的寫法。其中,“蔔”在古代寫法中是“兀”,用來表示占卜的意思;而“葬”在古代寫法中是“齒艹”。

例句

1. 據《易經》所言,蔔葬是祭祀的重要儀式之一。

2. 在古代中國,蔔葬的方案需要經過專家的推算和祭祀家族的同意。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蔔筮(bǔ shì,預測吉兇的占卜)、卜卦(bǔ guà,通過卦象占卜)。

近義詞:祭葬、殡葬。

反義詞:占卜、蔔筮(用于預測吉兇和決策的占卜方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