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財利榮祿。《禮記·坊記》:“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6*民不偝。” 孔穎達 疏:“謂財利榮祿之事。” 宋 柳永 《鳳歸雲》詞:“蠅頭利祿,蝸角功名。”《紅樓夢》第五六回:“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者;窮 堯 舜 之詞,背 孔 孟 之道。”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詩:“一生營營者,個人利祿累。”
(2).貪圖爵祿。《禮記·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竟,則利祿也。” 鄭玄 注:“違,猶去也。利祿,言為貪祿留也。臣以道去君,至於三而不遂去,是貪祿。”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利祿漢語 快速查詢。
“利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ì lù,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財利與爵祿
指錢財、利益及官職俸祿,常與“功名”連用,如“功名利祿”。
貪圖爵祿的行為
指為追求官職和財富而趨附權勢,含貶義。
“利祿”既指具體的財富與地位,也暗含對功利心态的批判,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褒貶色彩。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禮記》、歐陽修《朋黨論》等文獻。
《利祿》是一個中文詞語,具有特定的意義和用法。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說明。
《利祿》的拆分部首為“禾”和“貝”,其中“禾”是表示與農業相關的部首,而“貝”則表示與金錢財富相關的部首。這個詞的筆畫數為12。
《利祿》一詞最早來源于古漢語,意為“利益和幸福”。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利祿」。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利祿”可以表達為「利祿」或「利祿」,這些寫法與現代漢字略有差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利祿》的例句:
與《利祿》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利祿》的近義詞包括:
反義詞包括:
綜上所述,《利祿》是一個表示“利益和幸福”的詞語,拆分部首為“禾”和“貝”,筆畫數為12。它最早來源于古漢語,繁體寫法為「利祿」。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可以表達為「利祿」或「利祿」。它的例句包括使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體在經濟和幸福方面的獲得。與《利祿》相關的一些組詞有“利益”、“福利”、“利潤”和“祿位”。它的近義詞為“報酬”、“盈利”和“獲得”,反義詞為“損失”、“貧困”和“失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