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泉。《文選·班固<答賓戲>》:“欲從堥敦而度高乎 泰山 ,懷氿濫而測深乎重淵,亦未至也。” 李周翰 注:“氿濫,小泉也。”《後漢書·黃憲傳》:“ 奉高 之器,譬諸氿濫,雖清而易挹; 叔度 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
“氿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分析:
古代用法
根據《文選》《後漢書》等典籍記載,“氿濫”指小泉(細小的泉水)。例如:
現代衍生義
當代語境中,“氿濫”被引申為事物泛濫無度,如虛假信息、環境污染等失控現象。例如:
“氿濫”的釋義需分兩層面理解:
《氿濫》(gǔ làn)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指水的泛濫,水災泛濫等。
《氿濫》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氵(水部首)和犭(犬部首)。根據筆畫的計算方法,該字共有12個筆畫。
《氿濫》是漢字的衍生詞,由水字旁(氵)和犬字旁(犭)組成,表示泛濫成災、水患等意思。
《氿濫》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漚濫」。
在古代,「氿濫」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如「涸濫」等。
1. 這場暴雨導緻了河水的氿濫,給周圍居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2. 氿濫的洪水毀壞了城市的基礎設施。
1. 氿濫成災:泛指災難性的水災。
2. 氿濫肆虐:形容洪水泛濫,肆意蔓延。
3. 氿濫無度:形容水的泛濫無法收拾或控制。
1. 洪水泛濫
2. 水患溢出
3. 水災泛濫
1. 幹涸
2. 旱災
3. 澇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