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鄙的意思、都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鄙的解釋

(1). 周 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 鄭玄 注:“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 孫诒讓 正義:“凡公卿大夫貴戚有功德,得世祿者,皆頒邑以為其祿,是謂采邑;在王子弟無官者,雖無祿,而得以恩澤食邑。”

(2).京城和邊邑。《左傳·襄公三十年》:“ 子産 使都鄙有章。” 杜預 注:“國都及邊鄙。”《國語·吳語》:“天奪吾食,都鄙薦饑。” 韋昭 注:“都,國也,鄙,邊邑也。”借指全國。 宋 蘇轍 《西掖告詞·張元方權發遣府界提點》:“然朝廷置使以糾察政刑,則與諸道比。蓋所以詳治都鄙,而儀刑四方,不可不慎也。”

(3).美好和丑陋。《文選·馬融<長笛賦>》:“是以尊卑都鄙,賢愚勇懼。” 李善 注:“ 毛萇 《詩傳》曰:‘ 子都 ,世之美好者;鄙,陋也。’”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貧富相耀,都鄙相驚,貴賤相形,愚智相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都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政治地理概念:采邑與封地

2.地域劃分:京城與邊邑

3.美學與道德評價:美好與丑陋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多來源信息,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左傳》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都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都市中人們對鄉下人或者鄉村事物的輕視或嘲笑。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都鄙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邑”和“馗”,部首名稱分别是“方塊”和“貫串”。都鄙共有1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都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一書中,用以描述城市居民對鄉下人的輕視。在繁體字中,都鄙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都鄙的寫法稍有不同。早期的寫法中,都鄙的“鄙”字常常寫作“辟”,表示鄙視的意思。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形式。 例句: 他總是不屑一顧地看待鄉村事物,真是太都鄙了。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一些與都鄙相關的詞語包括:都市、鄙視、鄉下、城市、輕視。 近義詞:鄙視、輕視、蔑視 反義詞:贊賞、尊重、喜愛 以上就是關于都鄙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