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芳樽的意思、芳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芳樽的解釋

亦作“ 芳尊 ”。亦作“ 芳罇 ”。精緻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晉書·阮籍等傳論》:“ 嵇 阮 竹林之會, 劉 畢 芳樽之友。” 唐 李颀 《夏宴張兵曹東堂》詩:“雲峯峨峨自冰雪,坐對芳罇不知熱。” 唐 杜甫 《贈虞十五司馬》詩:“過逢連客位,日夜倒芳樽。” 宋 劉敞 《獨行》詩:“卻謝芳尊酒,悠悠誰與歡。”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詞之三:“生怕芳尊滿,到更深迷離醉影,殘鐙相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芳樽是漢語中用以美稱酒器的雅緻詞彙,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從構詞角度分析,“芳”原指花草香氣,引申為美好、高潔之意;“樽”為古代盛酒器具,形制多為敞口圓腹。二字組合後,既指代具體器物,又蘊含對宴飲場合的贊美。

在文學語境中,“芳樽”常承載情感寄托功能。如杜甫詩句“列筵慰别恨,芳樽夜不空”,通過酒器意象傳遞離别愁緒與慰藉之情。宋代詞人晏殊《木蘭花》中“芳樽須送何妨到,曉月頻生白玉台”,則借其營造宴飲雅集的意境。

《漢語大詞典》将該詞釋義為“對酒器的美稱”,強調其作為文人雅士吟詠對象的屬性。古代禮儀文獻中,“芳樽”多出現于祭祀、宴賓等正式場合,體現器物與禮制的關聯性。

現代漢語使用中,“芳樽”仍保留古典韻味,多見于詩詞創作、傳統節慶祝辭等書面表達,成為中華酒文化的重要語彙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

“芳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文學與曆史用例

  1. 古詩文引用:
    • 《晉書》提到“嵇阮竹林之會,劉畢芳樽之友”,描述文人雅士以酒會友的場景。
    • 杜甫詩句“過逢連客位,日夜倒芳樽”中,“芳樽”代指宴飲中的美酒。
  2. 經典造句:
    • “良辰美景,休放虛過,對芳樽淺斟低歌”,展現酒與詩意的結合。

相關詞彙與變體


“芳樽”兼具“酒器”與“美酒”的雙重含義,多用于古典文學中,體現雅緻的生活情趣。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中引用的古籍及詩詞。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并足扁心閉幕不若慘亡川梁刺柏蹙金大壯巅巍巍兒話芳譽膚訴副相付之一炬閣落夠受的哈喇賀刺呴犁湖荒旱加劇奬就佳味嗟仰禁閨絶險絶薪止火軍氣軖床樂遊離形亂獘銮斾缪盭羅馬教廷腼覥難解棚籍輕慮淺謀桑間之約善芳沈大鐵路食不充腸試燈失禮濕濛濛士子私牍死力孫犁太尊填納題材鐵青頭人文蓺嫺習效玺希颩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