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朵頤的意思、朵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朵頤的解釋

亦作“朶頤”。1.鼓腮嚼食。《易·頤》:“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唐 柳宗元 《遊南亭夜還叙志七十韻》:“朵頤進芰實,擢手持蟹螯。” 理由 《高山與平原》:“嬌嫩盤中珍,聊供朵頤快。”

(2).指突鼓的腮頰。 唐 賈島 《頌德上賈常侍》詩:“自顧此身無所立,恭談祖德朶頤開。” 宋 黃庭堅 《和曹子方雜言》:“朵頤論詩蝟毛張,龜藏六甲中有光。”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恍惚見一人注視壺碊,狀若朶頤,心知鬼物,亦不恐怖。”

(3).喻向往,羨饞。 唐 陳子昂 《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於是觀寶龜之象,心滅朵頤;探金虎之爻,志存幽履,遂去家遁於 嵩山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舉吏部》:“辛丑年, 浙江 吏部缺出,朵頤者凡數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朵頤"是一個書面語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鼓動腮頰、咀嚼食物的樣子,常用來形容吃得很有滋味、很享受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字義拆解與構詞解析:

    • 朵: 本義指樹木枝葉花實下垂的樣子(《說文解字》:“朵,樹木垂朵朵也。”),引申為“動”的意思。在“朵頤”一詞中,“朵”取其“動”的含義,表示“鼓動”、“顫動”。
    • 頤: 指面頰、腮幫子(《說文解字》:“頤,颔也。”)。這是咀嚼食物時主要活動的部位。
    • 合成義: “朵頤”即“動腮幫子”,形象地描繪了咀嚼食物時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動态。這個動作本身就關聯着進食的滿足感。
  2. 核心含義與用法:

    • 基本義: 指咀嚼、進食的動作。例如:“大快朵頤”(形容非常痛快、盡情地大吃)。
    • 引申義/常用義: 更強調吃得有滋有味、非常享受、心滿意足的狀态。這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最主要的用法。它超越了簡單的進食動作,傳達了一種愉悅、滿足的飲食體驗。例如:“美食當前,令人朵頤大動。”(形容看到美食就非常想吃,腮幫子都想動了)。
  3. 現代用法特點:

    • 書面語屬性: “朵頤”在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書面語或較為文雅的表達中,口語中較少單獨使用。
    • 常與特定詞語搭配: 最常見、最固定的搭配是成語“大快朵頤”。此外,“朵頤”也常與“動”(朵頤大動)、“之快”(朵頤之快)等詞組合使用,強調進食的欲望或快感。
    • 形象化表達: 該詞通過描繪具體的面部動作(動腮幫子),生動地傳達出享受美食的抽象感受,具有形象性。
  4. 文化内涵:

    • “朵頤”一詞蘊含着對美食享受的肯定和描繪。它不僅僅描述生理上的進食,更帶有一種對生活樂趣、感官滿足的欣賞态度。使用“朵頤”往往帶有一定的褒義色彩,形容的是令人愉悅的飲食體驗。

“朵頤”意指鼓動腮頰咀嚼食物,核心在于形象地描繪享受美食、吃得痛快滿足的狀态。其最經典的用法是成語“大快朵頤”,生動地表達了盡情享受美味的愉悅感。這個詞體現了漢語通過具體動作表達抽象感受的精妙之處。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朵頤”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uǒ yí,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鼓動腮頰咀嚼食物的動作,常見于成語“大快朵頤”,形容痛快淋漓地享受美食。

  2. 字義拆解

    • 朵:古義為“動”,表示動作;
    • 頤:指臉頰或下巴,引申為咀嚼時的面部狀态。

二、來源與演變

三、其他含義

  1. 引申義
    • 可指突鼓的腮頰(如“方額廣頤”);
    • 比喻向往、羨慕(如“令人朵頤”)。
  2. 姓名寓意
    作名字時,“頤”含保養、安泰之意,如“頤養天年”。

四、常見用法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現代詞典及文化解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易經》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悖嫚辯才避蠱草率行事稱功誦德崇邃戴高帽誕哲點就點胸洗眼緞疋法套非對抗性矛盾福嘏改掉哽恸革辛官居灌通貴居耗失後梢黃金儲備夥犯捷蹀竟自錦砂雞肉揆畫令人齒冷羅韈蠻邸馬式門下掾年家子牛馬相生偶婚骈生平臯钤決钤束七橫八豎侵轶卻略人多嘴雜宂濁讪讪神契識解試課手拐署拜邃闼太公望團紗土崩瓦解文社五雜俎崤底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