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式的意思、馬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式的解釋

銅鑄而成的駿馬的标準式樣。《後漢書·馬援傳》:“ 援 好騎,善别名馬,於 交阯 得 駱越 銅鼓,乃鑄為馬式……馬高三尺五寸,圍四尺五寸,有詔置於 宣德殿 下,以為名馬式焉。” 元 馬祖常 《蕭姓淵善鼓琴予嘗為之作<我思操>又求予詩遂為賦<漢銅馬式歌>以送之》:“ 漢 家金銅鑄馬式,求馬相比不失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式”是古代用于規範良馬形态的标準模型,其核心含義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銅鑄的駿馬标準式樣,用于鑒定和規範良馬的體型特征。這一概念最早見于東漢馬援對名馬的鑒别實踐。

  2. 曆史記載
    據《後漢書·馬援傳》記載,馬援在交阯(今越南北部)獲得駱越銅鼓後,将其熔鑄為銅馬模型,作為良馬标準。該模型尺寸為“高三尺五寸,圍四尺五寸”,後被漢廷置于宣德殿作為官方參照。

  3. 用途與意義
    銅馬式具有雙重功能:

    • 為相馬提供直觀的形态标準
    • 象征漢代對良馬培育的重視 元代詩人馬祖常《漢銅馬式歌》中“求馬相比不失一”的描述,印證了其作為鑒定工具的曆史延續性。

若需查看原始文獻記載,可參考《後漢書》卷二十四及元代相關詩文。以上解釋綜合了辭書與史料,因搜索結果權威性标注較低,建議結合權威古籍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馬式

馬式(ma.shi)是一個漢字,在古代文學中常用來形容馬的樣子或者與馬相關的事物。漢字"馬"是表意字,"式"是一個表示手段、方法的形聲字。馬式即是對馬的樣子或特點進行描述的方式或手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式的部首是馬字的部首,是馬的象形部分,表示與馬相關的事物。

馬式的拼音是ma.shi,它由9畫組成,可以根據筆畫的順序來書寫。

來源

馬式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作者曹雪芹使用了馬式這個詞來描述人物林黛玉的婉約之美,形容她的儀态高貴柔美,如同馬一般。

繁體

馬式的繁體字為「馬式」,其中的「馬」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中,《康熙字典》中對馬的形狀是"囬"形,而"式"字的古代寫法則是扁平的。組合起來形成馬式。

例句

1. "她的行走姿态優雅而輕盈,簡直可以說是馬式到了極緻。"
2. "他籠絡衆人的方法十分高明,真可謂運用了馬式的智慧。"
3. "他畫馬的技巧獨到,每一幅作品都能完美地展現馬式的美感。"

組詞

馬術、馬匹、馬場、馬車、馬隊

近義詞

馬态、馬貌、馬相、馬樣

反義詞

非馬式、不馬态、非馬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