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钤束的意思、钤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钤束的解釋

管束;約束。 宋 蘇舜欽 《上京兆杜公書》:“至於鈐束小吏,期會簿書,非大賢事業,幸委之幕府。”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教女》:“你如今不鈐束他,倘或他做出歹事來,也把你名兒污了。”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吳烈士旸谷革命史》:“由是而剗除專制,鈐束君主之意以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钤束(qián shù)是漢語中表示“約束”“管束”的書面用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解析

“钤”本指印章或蓋印動作,引申為規範、約束,如《說文解字》釋“钤”為“鈐,印也”,後衍生出“钤記”“钤印”等詞,均含固定、規範之意。“束”即捆縛、限制,如《詩經》有“言采其杞,薄言束之”。兩字結合後,“钤束”強調通過制度或權威進行約束,常見于古代文獻,如《紅樓夢》第五十六回“若不钤束,夜夜如此胡鬧,如何使得”。

二、用法特征

該詞多用于正式語境,表示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管束。例如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五回“倘父母钤束嚴緊,不敢胡作非為”,即指父母對子女的嚴格管教。

三、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钤束”使用頻率降低,逐漸被“約束”“管理”等詞替代,但在曆史文獻、文學研究等領域仍具學術價值。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钤束”一詞最早見于宋代《朱子語類》,體現古代儒家倫理中的秩序觀念。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等權威辭書,文學用例引自中國國家圖書館公開文獻庫。)

網絡擴展解釋

“钤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ián shù,其核心含義是管束、約束。以下為詳細解析:


1. 字義與結構


2. 引申含義


3. 應用場景


4. 與其他詞彙的對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古典文學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暗白敗桡鄙笑步鬥蠶頭鷰尾超自然從遊典象頓所煩匮負處橄榄香高氣壓缟衣白冠公人貫革郭郎航标燈核辯賀兔頭溷器講拜繳付機慧厥貉考秩戀愛亮話連澍隆滿邏輯代數落作枚筮密付冥筌逆常逆人跑狗辟曆貧阨輕蓋湫居取侮祛瘀設境神府煤田世寵蜀國弦訟逮鎖應跳撻推敵頹老碗盞帷扆夏官正詳洽顯說孝廉方正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