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莊嚴的意思、二莊嚴的詳細解釋
二莊嚴的解釋
佛教語。智慧莊嚴和福德莊嚴。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後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禅定。 北本 《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一》:“若有人能為法諮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省作“ 二嚴 ”。 唐 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末:“善資糧者,福智二嚴。非 清辨 等惡取空者,能成是事,得菩提也。” 元 張仲深 《送全上人》詩:“二嚴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千了無外。”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莊嚴的解釋 佛家語。佛家對表相事物,或心理行為的道德意義的修飾、加強,稱為莊嚴。今人以端莊而有威嚴為莊嚴詳細解釋.裝飾端正。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王太後皆莊嚴,将入朝。”.莊重而嚴肅。《百喻經·子
網絡擴展解釋
“二莊嚴”是佛教術語,指兩種修行境界的圓滿,具體可分為:
一、核心定義
-
智慧莊嚴(般若)
指通過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中的“般若”所獲得的智慧,即對佛法真理的深刻洞察力。
-
福德莊嚴
涵蓋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通過這五種修行積累福德,體現為外在的德行與内在的清淨。
二、經典依據
- 出自《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一》:“若有人能為法谘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
- 唐代窺基在《成唯識論述記》中也提到,善行資糧需“福智二嚴”兼備。
三、引申含義
在世俗語境中,部分資料(如)将其引申為形容人言行莊重嚴謹,但此用法并非佛教原義,而是現代語言演化中的借喻。
四、重要性
佛教認為,唯有同時修持智慧與福德,才能證悟佛性,達到修行圓滿。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六度”具體内容或佛教修行體系,可參考《涅槃經》等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莊嚴(èr zhuāng yán)是一個漢字詞彙,下面為你提供相關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二莊嚴的部首為二字旁,總共有11個筆畫。
2. 來源:二莊嚴是由兩個相同的“莊”字組成的詞彙。莊字表示一個房屋,兩個莊字組成的“二莊”表示兩個房屋,嚴字表示嚴肅、莊重的意思。合起來,二莊嚴表示兩個房屋的嚴肅莊重。
3. 繁體寫法:「二莊嚴」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二莊嚴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是「貳莊嚴」或「貳莊嚴」。
5. 例句:他對待工作一直非常二莊嚴,從不馬虎對待。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 組詞:莊嚴、莊重、嚴肅、莊敬、莊嚴肅穆、莊嚴肅然
- 近義詞:莊重、嚴肅、莊敬
- 反義詞:輕松、搞笑、隨意、無憂無慮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再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