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箓的意思、道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箓的解釋

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書·經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書,紀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其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弟子得籙,緘而佩之。”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吳筠 先生,精苦壽考。”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李青蓮詩》:“ 賀知章 一見,亦即呼為‘謫仙人’。放還山後, 陳留 采訪使 李彥允 為請於 北海 高天師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異乎常人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箓”是道教術語,指道教符箓體系中用于标明信徒身份、授予法職的憑證。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道箓是道教特有的宗教文書,記載神吏神将名號及符咒,象征信徒正式皈依道門并具備相應法職。入道者需通過“授箓”儀式獲得,以确立師徒關系及教派地位。

2.功能與作用

3.曆史淵源

據《隋書·經籍志》記載,道教授箓傳統可追溯至上古黃帝、帝喾、夏禹等傳說人物,他們“遇神人受箓”,後成為道教制度化儀式。

4.符與箓的區别

5.文化意義

授箓不僅是宗教儀式,也是道教組織傳承的重要方式,通過不同等級的箓維系教派結構與師徒關系。


以上内容綜合了道教經典記載及曆史文獻,如需進一步了解授箓儀軌或具體箓文内容,可參考《隋書·經籍志》或道教内部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箓(dào lù)是一個漢語詞彙,代表着一種古代的道教法器。下面将為您提供有關道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道箓的拆分部首是“⻌”(辵),筆畫數為9畫。 來源:道箓一詞由“道”和“箓”組成。“道”指的是道教的核心理論與信仰,而“箓”則代表了一種以木片或竹簡制成的符咒或文書。 繁體:道箓的繁體字是「道箙」。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道箓的「箓」字是由左右兩個相同的部首“⺮”(竹)組成的。 例句:道士手持道箓念咒。 組詞:道箓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詞彙,例如「道箓文」(道教符咒文書)、「道箓法」(使用道箓的法術)。 近義詞:道符、符箓。 反義詞:道教符咒中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道教符咒中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道符、符箓。 以上是關于道箓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