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芸香一類的香草。俗呼七裡香。有特異香氣,能去蚤虱,辟蠹奇驗,古來藏書家多用以防蠹。 唐 楊炯 《卧讀書架賦》:“開卷則氣雜香芸,掛編則色連翠竹。” 宋 劉克莊 《鵲橋仙·庚申生日》詞:“香芸辟蠹,青藜燭閣,天上寶書萬軸。”
“香芸”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基本含義
指文采或詩文的風格優美,形容作品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深刻。
使用場景
曆史典故
源自《晉書·祖逖傳》記載的故事,後逐漸演變為文學評價的固定用語。
基本定義
指芸香一類的香草,别名“七裡香”,具有特殊香氣,可驅蟲防蛀。
用途與特性
文獻佐證
宋代劉克莊詞作《鵲橋仙》中“香芸辟蠹”直接點明其防蟲功能。
兩種含義均被曆代文獻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香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香氣花香。它由“香”和“芸”兩個字組成。
香芸的部首是花部,它的筆畫數為12畫。
香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音韻學家所創造的「等」字構詞法,由「穾」(音為「燕」)和「癭」組合而成。後來逐漸改為「鄗」,再加上「土」字旁又變成了「芸」。最後将「鄗」字改為「香」字,與「芸」合并,形成了現在的「香芸」。
香芸的繁體字為「香芸」,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香芸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如将「香」字的上面加上一個點,表示增加了香氣的意思。另外,「芸」字的寫法也可能稍有差異,但總體上與現代寫法類似。
1. 這朵花散發出的香芸撲鼻,令人陶醉。
2. 香芸四溢,春意盎然。
3. 香芸彌漫的花園裡,我心花怒放。
1. 香芸盛開
2. 花香香芸
3. 香芸飄散
1. 香氣
2. 芬芳
3. 香馥
1. 臭氣
2. 惡臭
3. 難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