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供膳的意思、供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供膳的解釋

(1).供給膳食。《周書·陸通傳》:“後宅側忽有泉出而有魚,遂得以供膳。”《詩·召南·驷鐵》“奉時辰牡” 唐 孔穎達 疏:“獸人獻時節之獸以供膳。”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莫説你一位,就帶上千把人來,也還供膳得起。”

(2).宮廷中掌管禦膳者。《北齊書·方技傳·皇甫玉》:“ 顯祖 既即位,試 玉 相術,故以帛巾襪其眼,而使歷摸諸人……至供膳曰:正得好飲食而已。”《新唐書·車服志》:“平巾緑幘者……太官署、食官署供膳、奉觶之服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供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供膳”由“供”(供應、提供)和“膳”(飯食)組成,核心含義為供應飲食,尤其指為尊貴人物或特定場合提供膳食。例如古代皇室、貴族宴席或重要賓客接待中常用此詞。

二、曆史用例與引證

  1. 供給膳食
    古籍中多次出現該用法,如《周書·陸通傳》記載“後宅側忽有泉出而有魚,遂得以供膳”,描述通過自然資源解決飲食供應問題。唐代孔穎達在《詩經》注釋中也提到“獸人獻時節之獸以供膳”,指狩獵所得用于飲食供給。

  2. 宮廷職位
    《北齊書》記載“供膳”還指代宮廷中掌管禦膳的官員,如方技傳中皇甫玉評價某人為“正得好飲食而已”,側面反映其職責與飲食管理相關。

三、使用場景

四、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特定領域(如曆史研究、傳統禮儀)或仿古表達中仍可見。例如描述高端餐飲服務時,可比喻為“現代供膳”。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文獻,可參考《周書》《北齊書》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膳》的意思

《供膳》(gōng sh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獻上飯食供養”。它由“供”和“膳”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供”字的部首是“人”,它共有7個筆畫;“膳”字的部首是“月”,它共有1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供膳》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禮·文宣公官人》:“官人所以興行其業者,北繼曾布,南效夫佗,東師憲夏,西供膳羊。” 目前,已經沒有官方正式使用這個詞,所以沒有繁體字的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文獻資料,古代對《供膳》的寫法有些不一樣。比如,《康熙字典》将其寫作“供饍”,甲骨文中的寫法為“よう”。

例句

1. 孔子常以自己的學風榜樣《供膳》,這給徒弟們帶來了很大的鼓舞。
2. 每家每戶都要準備一份豐盛的食物,以便在宴會上《供膳》給客人。

組詞

1. 供品:供奉的物品。
2. 供應:提供所需的物資。
3. 供養:養活,供給食物等生活所需。

近義詞

1. 供給:供應、供養。
2. 獻食:獻上食物養活他人。

反義詞

1. 食客:接受飯食供養的人。
2. 乞食:向他人乞求食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