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守的意思、二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守的解釋

指 春秋 齊 國歸父 高傒 兩守國重臣。《左傳·僖公十二年》:“王以上卿之禮饗 管仲 , 管仲 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 國 、 高 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 杜預 注:“ 國子 、 高子 ,天子所命為 齊 守臣,皆上卿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守”是古漢語中具有特定政治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指代兩種重要官職或職責。《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指輔佐君主的兩類重要職官”,常與“三公”等官職體系并列,體現早期官僚制度的分工。

從文獻溯源看,《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記載:“二守入居,王室以甯”,杜預注疏明确“二守”為太傅、太師兩類輔政重臣,負責匡正君失、維護禮法。在漢代官制中,“二守”亦可指代郡守與都尉,前者主政民事,後者掌軍事防務,形成地方治理的雙軌體系(《漢書·百官公卿表》)。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引申其義,強調“守”字本義為“守官”,故“二守”蘊含雙重監督機制,既要求官員恪盡職守,又體現權力制衡的政治智慧。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作為研究古代職官制度的曆史術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七版
  2. 中華書局點校本《左傳》
  3. 上海古籍出版社《漢書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二守”是一個源自春秋時期的曆史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解釋

“二守”指春秋時期齊國的兩位重要守臣國歸父和高傒(又稱國子、高子),他們由周天子直接任命,負責輔佐齊侯治理國家。

二、曆史出處

據《左傳·僖公十二年》記載,管仲曾對齊桓公提到:“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杜預注解稱,國子與高子是周天子任命的齊國上卿,代表王室監督諸侯國,地位顯赫。

三、延伸含義

  1. 職責象征:兩人象征守護國家的責任,後引申為對職責的忠誠與擔當。
  2. 成語化用法:部分資料将其歸類為成語,強調“守護、保衛的義務”,但此用法在現代較少見。

四、注意區分

需與“貳守”(指州府副職,如太守的副手)區分,二者雖讀音相同,但含義不同。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權威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牓樣便辭編馬表白摽摘筆聖藏拙柴城騁觀吃菜事魔齒爵吹冷風村原打诳語到期耳艙煩撓膏蘭高義關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涸轍鲋紅外線胡扯霸溜胡搗魂驚膽顫降附堅重郊郭郊宗石室假倩齎奉肌理酒聖俊刮看茶犂平離書六甲輪光殁齒内動詞謙厚趫才竊號青珠秦鹿桡詞瑞聖花市樓時憲耍筆杆子衰摧水鳥縮瑟陶情適性條谷婉僤猥士小藍呢轎子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