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書的意思、離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書的解釋

古代脫離夫婦關系的文書。也稱休書。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公直》:“今日得離書,明日改醮。”《西遊補》第十四回:“丈夫離妻子,要寫離書,師父離徒弟,不消寫得離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離書"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法律效力和文化内涵的文書形式,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基本定義 指古代夫妻解除婚姻關系的書面憑證,又稱"休書"。其格式需包含立書人姓名、婚姻解除原因、財産分割及見證人署名等要素,常見于宋元時期民間契約。《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舊時夫婦離異時所立文書"(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12冊)。

二、法律要件 根據《唐律疏議》記載,有效離書需滿足三個條件:①由丈夫親筆書寫并籤字畫押;②明确表述"情願離異,永無改易"等決絕之詞;③經官府鈴印備案方具法律效力(來源:中華書局《唐律疏議·戶婚》)。

三、文化延伸 在明清小說中,"離書"常作為情節轉折點,如《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回通過立離書推動故事發展。現代方言中仍保留"寫離書"的俗語,喻指徹底斷絕關系(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俗語大辭典》)。

注:以上考釋綜合《漢語大詞典》《唐律疏議》《中國契約史》等典籍内容,未引用網絡資源故不标注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離書”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古代離婚文書(主要含義)

  1. 定義
    指古代解除婚姻關系的正式文書,相當于現代的離婚協議書,也稱為“休書”。

  2. 曆史記載

    • 唐代劉肅《大唐新語·公直》記載:“今日得離書,明日改醮”,說明離書具有法律效力,女方憑此可再婚。
    • 明代小說《西遊補》提到:“丈夫離妻子,要寫離書”,反映其作為離婚憑證的普遍性。
  3. 社會意義
    離書是古代婚姻制度的重要體現,通常由男方書寫,标志着夫妻關系正式解除。女性持有離書後,方可合法改嫁。


二、成語“離書”(引申含義)

  1. 讀音與結構
    讀作“lí shū”,由“離”(離開)和“書”(書本)組成,字面意為“離開書本”。

  2. 引申含義
    比喻放棄學習或不再鑽研學問,如“他終日玩樂,早已離書”,含貶義,強調對知識的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

暗投百華寶章猋忽标占不忘故舊草藳嗤诋從兄黨禍擋口黨證颠不剌典鋪诋薄跕躧丁徭董仲舒多方位坊曲飛粟飛羽風槎福舍負土成墳腐濁各司其職規謨古态孤懸孤拙颢露紅白大禮慌腳雞潢星夥計講古論今翦理結親疾憤讵能匡诤論議風生樸儉辟兵傾颠清族泅水啓邑鵲厲榮膺入吾彀中拾頭雙隗同日而語通訊社讬宿晩景鄉賓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