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蘭的意思、膏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蘭的解釋

油脂與香草。比喻消損自身而造福他人者。《文選·潘尼<贈侍禦史王元贶>詩》:“膏蘭孰為銷?濟治由賢能。” 呂向 注:“膏蘭為物,以明燭暗,以香變臭,自緻銷爍,不辭其勞。賢能濟理,亦猶是也。”參見“ 膏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膏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膏蘭”由“膏”和“蘭”兩字組成:

2.比喻意義

在文學語境中,“膏蘭”比喻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如同油脂燃燒發光、香草散發芬芳卻逐漸消耗自身,這個詞多用于贊美賢能之士或德行者,強調其以自身損耗換取他人福祉的品格。

3.經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文選·潘尼〈贈侍禦史王元贶〉詩》:“膏蘭孰為銷?濟治由賢能。”呂向注解稱:“膏蘭為物,以明燭暗,以香變臭,自緻銷爍,不辭其勞。賢能濟理,亦猶是也。”
此處以膏蘭喻賢者,點明其濟世之志與奉獻特質。

4.關聯概念

5.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膏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結合具體語境選用更通俗的比喻,如“燃燈者”“鋪路石”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詩詞,可參考《文選》等典籍或權威詞典來源(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蘭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種香氣濃郁的花香。它的拆分部首是⺼(月)和蘭,其中⺼表示肉,蘭表示蘭花。它的筆畫是13畫。 膏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邶風·蓼莪》中的一句詩:“采薇采薇,膏兮膏兮。”膏蘭在古代文學中常被用來形容花香濃郁的植物。 在繁體字中,膏蘭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膏蘭這個詞的形狀曾經有所變化。大約在西漢末年,膏蘭的寫法出現了變體,字形中間的蘭字采用了“工”作為部首,稱作“隊蘭”,表示兩朵如工字的蘭花重疊在一起。 以下是一個關于膏蘭的例句:“園中的膏蘭花散發着甜美的香氣,使整個環境變得宜人。” 與膏蘭相關的組詞包括膏香、芳膏、膏澤等。近義詞可以是蘭花、香草、芳香等。反義詞可能是臭氣、惡臭等。 希望這些回答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再次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