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歐陽生 所傳的今文《尚書》。《後漢書·孫期傳》:“ 濟南 伏生 傳《尚書》,授 濟南 張生 及 千乘 歐陽生 。 歐陽生 授同郡 兒寬 , 寬 授 歐陽生 之子,世世相傳,至曾孫 歐陽高 ,為‘尚書歐陽氏學’。”《東觀漢記·楊震傳》:“受《歐陽尚書》於 桓郁 。”
“歐陽尚書”是漢代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歐陽尚書”指漢代學者歐陽生及其家族傳承的今文《尚書》學派,又稱“尚書歐陽氏學”。這一學派以歐陽生為創始人,後由其子孫及弟子代代相傳,形成獨立的學術體系。
歐陽氏學與伏生所傳《尚書》一脈相承,但經歐陽家族數代诠釋後形成獨特體系。漢代官方曾将歐陽氏學與大、小夏侯氏學共同立為學官,三者合稱“三家尚書”。
如需進一步了解《尚書》的文本内容或歐陽氏學的具體觀點,可參考《後漢書·孫期傳》《東觀漢記》等史料。
《歐陽尚書》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中國文官中的高級官員,即尚書。歐陽尚書也可以泛指擔任尚書職位的歐陽姓的人。
《歐陽尚書》的拆分部首是“欠”和“示”,其中“欠”是左邊的部首。根據筆畫的計算,全詞共有10筆。
《歐陽尚書》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歐陽為常見的姓氏,而尚書是古代官職的一種,指的是負責文書事務的高級官員。因此,歐陽尚書指的是歐陽姓的人擔任尚書職位的官員。
《歐陽尚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歐陽尙書」。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歐陽尚書》這個詞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與現代的寫法相似。
1. 他是一位歐陽尚書,負責國家的文書工作。
2. 據說楊昌濟曾經擔任歐陽尚書。
歐陽尚書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歐陽修、尚書令等。
近義詞可以根據尚書的職位特點來進行選擇,比如大司農、太常等。
反義詞可以根據尚書的職位對立面來選擇,比如庶務、農夫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