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發髻。 唐 溫庭筠 《張靜婉采蓮曲》:“蘭膏墜髮紅玉春,燕釵拖頸抛盤雲。”
(2).盤旋于雲霄。 唐 祖詠 《贈苗發員外》詩:“宿雨朝來歇,空山天氣清,盤雲雙鶴下,隔水一蟬鳴。”一作 李端 詩。
“盤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多用于形容古代女性盤繞成雲朵狀的發型,常見于詩詞中。例如:
描述物體(如鳥、鶴等)在高空回旋飛翔的姿态,或形容山勢、雲霧缭繞的景象。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典文學用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詩詞賞析或特定語境。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具體判斷。
盤雲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雲朵缭繞、環繞的樣子,形容天空中雲彩紛繁、盤旋缭繞的景象。
盤雲的部首是玉,由王字旁和氵組成。它一共有12個筆畫。
盤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國風·周南·江漢》一篇中,表達了盤旋的雲彩遮蔽了太陽的景象。
盤雲是盤雲的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盤雲的寫法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是“王十丈”,意味着雲朵如王字形狀般盤曲盤旋。
1. 晨光照在盤雲之間,形成了美麗的景色。
2. 天空中盤雲缭繞,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
形成:鋪天蓋地、重重疊疊、蔚藍
雲卷雲舒、雲霧彌漫、雲蒸霞蔚
晴空萬裡、無雲
【别人正在浏覽】